被寄养在外婆家时喜欢跟着大家伙一起玩,他们走哪我就跟哪。对那时的很多事,记忆尤深。
《一》
河下,有个伯伯,我去过他家几次。对他家极美的园林难以忘却。古色的建筑,木质的房屋,优雅的院子,院里有颗古老的大树,回环的长廊,柳暗花明的设计,朴素的矮墙,墙下种有各色的菊,墙上有多个平行四边的通风口,偶尔也发觉有几株爬山虎顺着往上生长,通过小口便可居高临下地俯瞰河道两旁的风景。
《二》
七月半,带着自己做的南瓜灯,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出门提灯游行了,约定好在石桥集合。虽是七月,但夏日的酷热却未蔓延到夜晚。月光凛冽,月华似雪。
从桥头望去,可以看到附近小丘上那颗高大挺立的青松,月光下,辨不清那棵树到底是个什么颜色。
那棵青松我至今还记得,表哥喜欢爬上去掏鸟蛋,有一次他掏到了一窝孵化的雏鸟,我、妹妹、表弟各领养了一只。
黑色的绒毛还未长齐,我以为是乌鸦,外婆说是八哥。跟着表哥用枯草和树枝给它做了个简陋的小巢。怕他冷,把枯草当成被子盖在它身上,和表弟一起去田里,挖蚯蚓,只敢挖不敢抓,最后只能蹭别人的蚯蚓来喂我的小鸟。
本想着把它养大后下蛋然后生小宝宝,养着养着,情感投入的多了,对它的感情也深厚起来。
会为它长出了新的毛发而欣喜若狂,会轻轻张开他的嘴巴看他什么时候长牙齿,会看着他吃东西开心……每天一放学,便迫不及待地跑去他的小巢旁蹲在旁边看他,给他喂食。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我们的小鸟便相继死去。没来由的,死去了。
有先兆,我们都知道,他们不知怎么都奄奄一息的。也不吃蚯蚓了。外婆让表哥把他们放回去。说这样在他们妈妈的照顾下或许还能活的下去。
表哥,似乎还了。我记得,他把他们放在巢里,上了树。不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们的妈妈不要他们了,用喙啄他们。于是,我们只得把他们带回去了。
我的小鸟死去,大概是某一天从学校回来后发现的事。
失落地,难过地把他好好放在巢里,将蹭来的蚯蚓也一并都给了他,自顾自的嘱咐他一些事,给他盖上厚厚的枯草,将采来小花撒在他身上……终于,在外婆家那棵杨梅树下厚葬了他。
外婆说,太造孽,便不许表哥再去掏雏鸟了。我们也再未养过。
这件事带给我的悲伤在整天跟着表哥表弟到处闲玩后,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小时候就是这样,固执得很,也容易遗忘。开心时,整个世界都是灿烂的,不开心时,一颗糖、和伙伴们一起玩耍便也足以治愈一切。
灼热的烛光从南瓜的镂刻之处散发出来,使得整个南瓜呈橙红色,映衬南瓜上的鬼脸看起来让人觉得是可以吓退野鬼的了。
于是,我们三五成群的几个小毛孩就大着胆子,提灯去天桥了。
所以的灯中,小计林的最为特别。他是我们之中最小的孩子,那是他的继母给他做的西瓜灯,小小的西瓜被镂刻出复杂的图案。
现在想想,那图案似是苗族衣饰上惯常用的图形,确实美丽。从第一眼看到时便被惊艳。柔柔的烛光从中透出,瓜面泛着些许绿光。
突然,有人开始奚落他的西瓜灯,我虽不赞同说它丑,却也故意板着脸没给什么好脸色,好像通过这种方式能就把自己的灯变得跟他的一样漂亮一样。他也不恼,仍旧开开心心地跟着我们一起提灯游行。
稻田和河道两旁的蛙鸣不绝,那边的人家有七月半在土地庙前点烛的习俗,我们一路走过,一路横扫沿途土地的蜡烛。小小年纪,也不懂得要对神灵存有畏惧之心。只开心,南瓜里的蜡烛逐渐多了起来。
回家后,我们基本上是不会再去碰南瓜灯了。南瓜的内部已被熏黑,有些地方已经熟了。南瓜宣布报废,外婆说我们浪费粮食,却又不反对我们做南瓜灯。
《三》
小时候还有个地方也是我们这群小孩爱去的地方——牛家山头。
表哥和他的小伙伴去那放牛,我们便跟着一起去玩。表哥会骑牛,我觉着他这点挺厉害的。我不敢。山顶很空旷,而且有一片樱桃林。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我们就摘了揣口袋里。
山上有一块是坟地,像一个个凸起的小山丘。我那时在那附近看到过一种花,红色,花茎很长,没有叶子,那时想把它摘了回去放瓶子里养着。但是,没有。因为只有一朵。只有一朵的话,还是让它好好活着吧。
长大后,才知道,当年看见的那朵花叫曼珠沙华。知道了它的花语;知道了它衍生出来的故事;知道了它名字的由来……知道了很多。
但是,我却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情怀。
每个时期的人,似乎都有一种特别的心境,不可言说,难以触碰,年纪上涨后,就会产生变化,再难回到当初。
“彼岸花开一千年,叶落一千年,花叶永不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