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瞬间,打开简书写作页面的时候,有一丝淡淡的羞耻感,紧接着,是一种想要写点什么的冲动,紧接着,就有了以上这段话。
至于接下来要写点什么,大脑暂时一片空白,或许,只有当把这句话写下来的时候,下一句话才会从指间冒出来。
可是写到这里,我依然不知所措,要写点什么呢?
女儿在桌子的另一面写字,其实是在测试自己的铅笔和橡皮,时而埋头写字,时而拿出橡皮用力在擦拭,桌子随着她的晃动又了轻微的颤抖。
我抬头望去,她好像是在抄写什么,抬头看一眼,低头写一下,低头写几秒,抬头看几秒。紧接着,女儿右手伸向摆在我电脑旁边的两瓶饮料,挂在瓶身上的塑料包装纸就像裙子迎风招展。
女儿开始唱起来,看上去是在瓶身上发现了宝藏,或者在纸上写出了什么秘诀。不过很快,她又极速的擦拭着,橡皮擦擦下来的小沫沫毫无规律的散落在桌子上,原来,她在桌子山画画,边画边改,边改边画。
电脑右上角微信黑色的标志跟其他app整齐的排列在一起,如果有消息,它会在标志的右下角出现数字。我一边打字,一边用余光注意着右上角的消息提醒栏,内心隐约希望会有消息,这种期待就像一个挂在心前面的胡萝卜,不断的诱惑自己去注意新消息,去关注社交app。
刚刚看到小区业主群里有人在找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我确认了下家里的书,然后回复了邻居,我家里有,他要用的话可以来我家里拿。
发完消息后,我就又回到简书的写作页面,我试图把心思集中在写作上,不让信息影响我,但很显然,我根本过不到。发出去的消息就像在山里对着山神许愿,你总是会希望山神收到你的心愿,并且及时严肃的回复你。
看了一遍又一遍,没有回复。我开始有点焦躁,是不是自己说的话有问题,是不是我不应该表现出热心,是不是对方不好意思来家里拿....
我内心开始想象各种可能,并且都是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这种情况在昨天一次,今天一次,这是我觉察到的两次。
但紧接着,我马上回复了理智。我只能做我能做的,至于别人怎么回复如何反应是别人的事情,是别人的课题和选择,而别人的事,我一丝也无法左右。
那么既然无法左右,我想那么多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不是典型的杞人忧天自寻烦恼吗?
现在开心的点是我的觉察能力的确越来越强了,在我的想法活跃陷入自我怀疑时,及时的觉察到了当时的情况,看到了自己被想法和情绪带走的事实,及时提醒自己从负面的想法中解脱出来,用正确的认知打破错误的想象和内心戏,把主要力注意到当下在做的事情上。
活跃的大脑本身没有错,但不受控制和管理的活跃的大脑确是灾难。希望我们都能在实践中学会更好的使用自己的大脑,让其为生存和发展服务,而不是成为负面事件和消极情绪的跑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