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现在有两个按钮,按下红色按钮,你可以直接拿走一百万美元;按下蓝色按钮,有一半机会,你可以拿到一亿美元,但还有一半机会,你什么都拿不到。你会选哪一个?
按红色按钮吗?直接拿走100万美元,落袋为安呢,还是赌一下,按蓝色按钮,万一拿到一个亿,人生的小目标不就实现了吗?可是,万一什么都没拿到怎么办?还不如按红色,虽然比一亿少很多,但最差也有100万美元吧。
那么,除了以上两种做法还有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呢?
答案是:有的!从数学角度来看,按下蓝色按钮的“期望值”是5000万美元,而按下红色按钮虽然可以确定地得到100万美元,但是它的“期望值”却仅有100万美元。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比如说找一位投资人将蓝色按钮的“选择权”以低于5000万(比如2000万)的价格卖给他,不仅你可以让2000万落袋为安,对于他来说也是赚到3000万的“期望值”。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更倾向于选择一个虽然相对小但确定的收益。将这个现象放大到我们的人生当中,就是罗胖在跨年演讲中讲到的“人生算法”。同样公平的机会面前,我们选择不同的“算法”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目前做的工作,其中一部分就是类似的概率问题。当技能水平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就是通过不断采取各种措施、优化工作流程来提高成交客户的概率。同样是做这份工作,能够深刻理解其中的概率“逻辑”的人就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比如说争取拿到更好、更多的客户资源;比如相同的工作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意向客户;比如将最优质的客户资源安排在每天的黄金时间段......这可以称作是“工作算法”。
遇到一个合适的人白头偕老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找伴侣这件事似乎也是一个涉及到概率的问题。如何能够更大概率地遇到那个人呢?方式也有很多,比如在适当的年纪增加与异性正常接触的机会;比如积极参与自己预想的异性会参与的社交活动,缩小选择的范围;比如先努力让自己成长,配得上自己理想的伴侣,相遇可能就是顺其自然的了......这可以称作是“择偶算法”。
工作前几年,是否要先凑够房子的首付买了房,还是要等职业相对稳定后再选择买房?这同样是“算法”问题。可能先买了房之后自己生活的压力会增大很多,在职业发展初期会因此失去一些风险相对较大一些的机遇。但作为“城市股票”的房价增长的速度似乎要快于职业发展的速度,提前购买又何尝不是一种资产的投资呢?所以,先走哪一步可能都会对结果产生一些影响,具体是相对有利的影响还是相对有害的影响呢?需要我们用心去设计自己人生的算法!
理解了概率思维,就懂得了如何通过设计自己的“人生算法”获得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