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看《赢在中国2016》时,留意到既是创业者又是主持人的王利芬,多次强调了“街头智慧”和“学院智慧”这2个词。
她认为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很多“学院派”,以前都不怎么重视“街头智慧”,认为创业就要按照学院派的打法,一板一眼地执行。
但是,王利芬在自己真正创业之后,才发现“街头智慧”远比自己想象得重要。
她的看法是创业期更适用的是“街头智慧”,而到了创业中后期更适用的是“学院智慧”。
我对此是非常赞同的。因为“街头智慧”更强调的是“先保证生存”,而“学院智慧”更强调的是“在生存无碍的基础上发展壮大”。
很多人在创业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于是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我接触到的一些悲剧案例是,不少人在创业初期,都还没保证自己的企业能生存,就强行引入“学院派”的打法,完全照搬自己在上MBA课程学到的招式来管理公司,没想到结局却很悲惨。
用坊间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成为了MBA,却搞垮了公司”。
在我看来,创业初期更应该做的是精益创业,运用“街头智慧”去踏踏实实做事、去试错,想尽办法先让公司活下来,而不是一上来就弄一些高大全的动作。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案例:一个朋友从腾讯出来创业,他在创业初期最先考虑的不是把产品做好、然后小批量快速推向市场验证,而是要先打造类似原来腾讯的工作环境。为此他先租了一个看起来非常高大尚的写字楼来作为办公地点,然后还给员工提供了跟腾讯一样的下午茶、配最新款的苹果手机等福利。
结果是正事还没做,几十万就花出去了。
后来他发现自己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入不敷出的公司很快就倒闭了。
其实他如果实行的是精益创业,一开始不追求高大上的环境和媲美腾讯的员工福利,而是快速把小批量产品推向市场,哪怕产品不受欢迎,公司也不至于倒闭得那么快。
对初创企业来说,“活着”永远是第一位的。
企业先保证能够活下来了,再往上走的时候,才适合运用“学院智慧”。
毕竟“学院智慧”的使用条件非常苛刻,必须是已经有一定实力的公司才适用。
所以说,创业需要智慧,至于需要使用哪种智慧,还得根据情况而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