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老师就问道,为什么要学心学?为什么要花时间来学?相比事业,孩子,你把这个学习放在哪个位置?有什么更重要?学心学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是带着目标,目的还是要成长开发自己的心性?
如果我们带着目的目标去学,就会有欲望和评判,如果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目标服务,那我们的大脑会执着于目标,期待和结果,大脑就会有很多的框架大脑没法开放,无法开发出心性的力量。
我们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内心强大,开发心性的力量,致良知。
人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猜人心和赌博,思维不清晰时,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觉,通过学习,让自己思维清晰,判断人心。
格物:消除本心的不正之念。要有正念,思维清晰。人的心念只有两种,要么是天才(思维清晰)要么是疯子(思维不清晰)。
在企业中,企业的情怀就是企业内在的动力。老板将情用在公司体现在公司的方方面面,员工和客户感受到这份用情,用心,就愿意支持和信任。情怀要有良知,不然易被欲望绑架。人的良知生发出来,就会有感知,会用情,会有慈悲心。
欲望无时无刻在控制我们,欲望就是人原始的本能,兽性。要去驯服自己的兽性。驯服的过程,先观察接纳(看着它在那跑来跑去),如果无法接纳,那就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去反省学习,去接触自己恐惧的点,去面对。不驯服自己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怎样驯服?博文约礼:通过博学广文,多听多看多学习,训练自己的思维,让自己思维清晰。
菩提心 菩提心是发心的一种。以前一直把发心简单理解为初心,原来发心是针对事的。发心是去行动之前的心的准备,筹划,规划,是把事情做好的愿望。不会执着结果而是注重过程。没有发心做事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跟着本能走。
而菩提心是针对自己的心,老师讲了三个层面,第一个想要控制外界,达到一个结果。比如改变父母,改变爱人,改变疾病等。第二层面,承认自己有问题,开始学会调整,学习在自己身上用功。有问题自己有责任去改变。第三层面 我是问题的根源,我遇到的问题,都是因为我的心。不敢表达就被人控制,不敢面对就依赖。在第三层时最重要的是勇气,独立。让自己真正的去认识自己,成长自己,驯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