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学习笔记 8

原文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注释

  • 严沧浪:严羽,字仪卿,一字丹邱,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南宋诗人、诗词评论家。著有《沧浪诗话》,严羽称此书乃“自家实证实悟”之作,批评了宋代江西诗派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认为“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缺乏盛唐诗人“一唱三叹”的感染力。全书分为诗辨、诗礼、诗法、诗评、诗证五部分,末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其中诗辨最为重要。《诗辨》中的“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严羽论诗的核心。
  • 阮亭: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清代著名文人,进士出身,康熙年间官至刑部尚书。工诗文,勤著述,著作有《渔洋山人精华录》、《池北偶谈》等五百余种。王士祯与蒲松龄是好友,曾为蒲评点《聊斋志异》并题诗共勉:“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笔记

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神韵”和王国维的“境界”,都是他们对于诗词的一种评价方法。然而三人的观点,我都没有全面的了解,因此暂时无法论其高低。有朝一日,通读其书,自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