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期第四组第二周第三次作业jessica

第二周第三天作业——情感心理类

【主题】:怎样劝导才有效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好好说话》P110

【R:阅读原文】

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呢?

关键在于,我们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毕竟,还记得吗?谁都不喜欢被否定,而为自己所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于是,随着理由与信念渐渐被强化,最后,劝导者只要问一声“那么,你打算怎么做呢”,就很有可能将改变从念头激励为行动。

同时,这套提问方法,不只可以用于劝导别人,也能够用在自我激励上。因为许多时候,当我们在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我做不到”那么我们就等于是在鼓励自己生产出大量“做不到”的理由。

由此可知,自我检讨和自我激励其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我们对自我的缺点检讨得越多,其实也就等于在合理化它存在的理由。

比如,许多得了拖延症的人,总是在检讨自己: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相信我,只要你孜孜不倦地问下去,这些拖延症人群到最后,一定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或个性中,找到不得不拖延的原因。

所以,如果真想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就别问“我为什么做事情老是在拖”,而是要去问“为什么这件事我会不想拖延”。换一种问法,就能让自己的想法产生不同的路径。

请根据上面的【R】写出你的: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一种可以劝导别人,使人的改变从念头激励为行动。同时也可以进行自我改变的方法。

why:我想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自己特别不喜欢的小毛病,想改却似乎总甩不掉这些小毛病的纠缠。也有些时候我们会看着身边的朋友陷入痛苦的思考或者问题当中,而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掉自身的小毛病或者是可以帮助到那总是陷入问题中的朋友。为自己的理由提供辩护是人类的天性,改变想法可能就会产生行为的改变。

how:第一步:转变观念,以小看大,用正向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例如:不要去思考为什么我不能,去思考为什么我想要?或者不要去思考为什么我总是拖延,去思考为什么这件事我不想拖?

第二步:合理化原因,并且逐步运用到生活方方面面或者是工作方方面面。

例如,我得出我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不想拖延的原因后,在其他类似的事情上,我也可以运用这样的逻辑。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时间:近半年

地点:家里

人物:我自己

事件:

起因:最近已经半年没有念英语了,之前的一年我每天都有念一小时的英语,但是这半年自从把孩子接过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念过英语了。

经过:我自己觉得特别焦虑,最近又开始工作了,就更加忙,更加没有时间念了。

结果:我常常会懊恼自己没有办法继续念英语,每次都会自我责怪自己不能再坚持念,甚至感觉英语还有一些倒退。

反思:我就是常常问自己为什么最近抽不出时间念,结果都能很完美的给自己找到借口。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争取在三个月,完成从念头到行动的转变。

行动:

第一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之前能坚持。因为之前没有带孩子,一个人在国外,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就能有很多空闲时间去念英语,同时日常生活也需要用到。

第二步:巩固这样的理念。那么现在工作也要用到英语,思考如何挤出时间。

1、每天争取7点前下班。

2、下班后安排孩子自己去念英文绘本。

3、趁这段时间,我也开始念英语一小时。

4、念英语这段时间,手机需要静音。避免被打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