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曾说过这句话,我看过高尔基的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高尔基亲身经历的《童年》,它让我知道生活有多艰难……
高尔基的童年大致是这样的:高尔基的父亲在他不满四岁之前就去世了,他的母亲无法养活他,只好把高尔基送到他的外祖父家。高尔基的外祖父很不喜欢他,一见到他就把他“扔”到一边去。高尔基也不喜欢外祖父,因为他经常用“行动”来教育人,如用拳头打人,用树藤打孩子。但是高尔基很喜欢外祖母,外祖母很慈祥,她经常给高尔基讲故事,还接济乡亲们,尽管她家没有钱。不久,高尔基的母亲消失了。本来很不和谐的家庭变得十分不和谐——他们吵着要分家,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得到相应的财产。以前,高尔基母亲在的时候,他们不分家,因为一分家财产都是她的。他们为高尔基母亲的消失感到幸灾乐祸。高尔基很讨厌他们一家人,除了外祖母。每天都有争吵,他们根本不把家人放在眼里,甚至还打死过家人,自相残杀。后来,外祖父好像意识到自己错了,他开始关心高尔基,教他认字,教他念主祷……外祖母的上帝不可怕,只要你不在他面前说谎。而外祖父的上帝用饥饿和瘟疫惩罚人类,用宝剑和皮鞭统治世界。高尔基在教学殿堂里看着两位上帝,祈祷着美好的未来……
我很敬佩高尔基,他从小没有了父母,生活在一个糟糕的环境里。他很坚强,坦然面对生活,对于厌恶的家庭,他虽心中有厌,但很尊敬他们。他忍受着别人的辱骂,却毫不伤害他们,任他们七嘴八舌。他坚信天上有圣母,做错事情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做好事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他相信圣母是公平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公平的,不过惩罚和奖励都取决于上帝。
在那个年代,生活很艰苦。当时的俄国,政治极端腐败,正在被沙皇统治中,是个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但高尔基用智慧和毅力在社会中生存,过着艰苦的生活,最终成了著名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