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作为一个理工科背景的人,我也是万万想不到把读书和工艺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的。对我来说,读书这件事太稀松平常了,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太熟悉以至于根本不会花时间去琢磨它。
然而,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让我刷新了对读书这项活动的认识——原来读书也是可以像工艺一样来调整和完善的。所谓工艺不同,产出的产品质量和数量就会不同。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阅读了同样一本书,牛人可以有条有理地把这本书的内容总结出来,并且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收获,而大多数人读过之后,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奥也宣之就在这本书中解答了这个问题。
牛人之所以能够在看完一本书后还能有高质量的产出,比如一篇颇有影响力的读书笔记或书评,排除智力,经历等主观的因素,这与他的读书方法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而作者奥野宣之的读书方法甚至堪称一门工艺,读书的每一个流程奥野宣之都不断精进。他把自己的读书工艺的每一道工序汇集起来,就有了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牛人的读书工艺像一个完备的流水线工厂,完美的工序让每一本书籍的信息输入都有高质量的产出,比如奥野宣之介绍的读书方法。而大部分人的读书工艺就就像一个粗糙的小作坊,工艺粗放,即使有很大的信息输入也得不到高质量的产出。如果遇到一本书中一段精彩的文字,牛人可以将其吸收消化,添加自己感想和评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而大部分人,也许只能说出“这种表现手法太酷了”,“虽然不太懂什么意思,但还是觉得挺棒的”等等。
平常我也会买很多书来读,有的是kindle电子书,有的是纸质书。可能和一般人的读书习惯稍有不同的是,由于我上下班的通勤时间比较长,我的书大部分是在地铁里读的。我的读书方法也甚为简单,一般是,把自己想读的书买来,从头到尾读过去,遇到自己有收获或者共鸣的地方做上标记,读完后把标记整理出来,是作为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如果参照《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我这种读书方法充其量也就是最粗放的一种读书法。
现在,智能设备和网络信息的极大丰富,各种社交网络和APP都在抢占我们的业余时间,这种情形下,能够挤出时间来读书已颇为不易。所以在这有限的读书时间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学习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是颇有益处的,有了好的读书工艺,将提高我们的读书效率,少走弯路,提高精神产出。
先来看看读书这项工艺中的几个常见的误区:
读书多=收获多
读书多意味着输入信息多。如果一个工厂,生产工艺粗放,再多的原材料投入,也是很难有高质量的产出的。同理,如果没有好的读书方法,书读的再多,也不过是看过就忘。有个说法是”多读书,总归是有好处的“,但是仔细想想,读了这么多书,能记住的有多少呢?过一段时间回想起来,只会说”说到这个,我以前好像在哪本书里读过“——只是这样的读过,等于没有读过。用智能设备记录信息=读书
以前需要花30分钟将一本书的精髓摘抄在笔记上,现在用智能手机拍照或扫描成纯文字可能一分钟不到就完成了。但这个过程是无法为读书这个生产过程增加产出的,读书的收获,并不会因为使用智能设备就增加30倍。无论在手机里保存了多少本书,书里的内容都不会存在脑子里。相反,尽管摘抄书本并不一定能记住书上的全部内容,但某段文章的某个词,作者的语句和思想,都会随着抄写时的身体感觉深深地印刻在头脑和身体里。用速读提高读书效率
速读法曾经一度很流行。一目十行——估计不少人都羡慕过这项能力。我也曾一度想学习,但未果,后来完全放弃。现在想想,速读法就好比一味强调信息输入速度,忽视大脑的处理能力。一台电脑的配置一般,面对过快的信息输入也会卡机,更何况大脑。也许对高智商的人来说,大脑的处理速度可以跟上,但是对我这等普通人,还是罢了。大脑的处理信息能力如果没有跟上信息输入速度,又怎么能指望高质量的产出呢?
之所以会产生上面三个误区,就是我们在读书时只是想着把书读完,而忘了读书的基本目标:
读完每一本书,都要有扎实的收获。
其实,奥野宣之把读书这个活动像作为一项工艺来剖析真是颇有妙处的。试想一下,我们大部分人读书的目的无非是想增加自己的认识,收获更多的知识。那么如何量化读完一本书后的收获呢?不能说你看完一本书就收获了这本书的全部知识,这是不可能的。奥野宣之的衡量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你读完这本书有多少产出,即读书笔记或书评,它包括摘录你认为重要的词句,记录你在读书过程触发的想法、见解。具体来讲,读完一本书,至少能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 你最喜欢书中哪一部分?
-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 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用奥野宣之介绍的读书工艺,就可以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回答以上四个问题,并且能够产出相对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那么现在,把读书当成一项生产工艺,它的输入是书本里的信息,它的产出就是读书笔记和书评。要有高质量的产出势必要控制好这个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奥野宣之把读书分成了以下四个环节:
- 选书:选择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 购书:买到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书
- 读书: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 活用:运用从书中获得的知识
奥野宣之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对以上四个环节的理解和想法,并介绍了自己在各个环节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而且,奥野宣之提倡用笔记本串联这四个环节。甚至无法想象,奥野宣之对每个环节的把控细化了像如何做记录,记录的格式和方法。让人看完捡起来就能为自己所用。
首先是选书。与其一时兴起买一大堆热门书,畅销书,不如自己平时多留心记录。比如看到某篇书评,网站的推荐列表里提到的书,觉得可能对自己有帮助,就记录在笔记本中,整理成自己的书籍清单。这样就可以减少与内容乏味、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的接触。形成主动的收集书籍的习惯。
有了上面的书籍阅读清单,就减少了我们购书的盲目性,这样在逛书店和网站上买书的时候,直接根据阅读清单搜寻,就提高了买书的效率。
买完书后,接下来就要在读书的过程中用笔记把书变成精神财富。要做到这一点,坚持写读书笔记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坚持写读书笔记,改变之前漫无目的读书的习惯, 时刻想着要在笔记中记录一点什么, 辨明书中的重点,这样就能有张有弛的调节自己读书的节奏。——把读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不但能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方便以后重读。读书笔记的信息要包括
-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 书名
- 作者名
-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把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可以在摘抄一段后,趁印象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不要等摘抄完全书后才去写感想,这样很可能在读书时触发的感想就忘了。所以随记随想,抓住自己读书过程中的产生的共鸣和想法。
最后一步“活用”,就需要用到上面的读书笔记。活用就是用笔记帮助自己进行原创文章或思想的输出。读书笔记让我们对书中的信息随之更新,同时也会不断发酵。坚持重读读书笔记,原来在读书时产生的想法就可以不断刺激大脑,激发创意。也许把原来的读书笔记重组,就能得出一个不错的创意。所以,多积累笔记和感想,时机来临时,笔记本就能成为创意的源泉。
也许有的人像我一样,没有一套成型的读书方法,工艺颇为粗放,那不妨以此书为契机,利用书中介绍的技巧和工具,重新打造自己的读书工艺;也有的人以及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读书体系,每读完一本书也有不错的产出,那此书也可以作为自己读书工艺的补充,优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