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字,明心见性。写的好人人传颂,虽然屈指可数,但每每谈起,必是佳话。写的不好,也是一种积累,一种历练。
“人们,喜欢读什么,你就教他们看什么,你冥思苦想,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母亲端过一碗水放在孩子的桌上。孩子有些不悦辩道:“那我这数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取悦旁人?”母亲哼了一声说道:“你为了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今年地里粮食打的不多,吃饭,都是难事。”
人最重要的事情不过衣食住行,至于思想,自由,不过是人们书房炮制时的灵魂体现。
为了母亲不再唠叨,也为了贴补家中的用度。孩子不情不愿的去了劳工市场,想着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才一入场,便被眼下场景惊呆了,这里的工人一个个身强体壮,反观自己瘦骨嶙峋,胳膊大腿拧在一起,也不如人家的小臂。但想想眼下家里的情况,只能不顾旁人眼里的嬉笑进了市场。
天有命数,初心不变,光明大道。
孩子的工作路有些通畅,因其气力小,力工是没有缘分了,就只能做一些基本的维持,跑腿工作。每到领月钱的时候,虽然领的不多,但回家给在母亲手里时,她脸上的欣慰,总是孩子喜闻乐见的。每次交钱,孩子会剩下几个买墨钱,买纸钱,将一个月的见闻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写的多了便起一名字,拿到书摊上去卖。
经历改变了笔迹,命运之钟敲响了,孩子的作品成了名,虽然成功之路遥遥无期,却给予了他信心。后来,他也曾写过些鸡汤,但对于他而言,却是时间流逝剩下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