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姚荣亭
不知道从哪天起,又开始糟蹋起文字来。或许是内心深处的一点点小情怀,一丝丝小遗憾,总在不经意间如穿过斑驳树叶流露出的闪闪星光。喜欢文字的味道,就像饿极了的躯体对美食的向往,所以很多年前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许糟蹋文字,尽管有人曾经一再“怂恿”我该写点什么了,终究没能突破自己的底线,本本分分地写着“八股”,挣自己能够吃下的那点“狗粮”钱。
我写文字,缘于喜爱。当初的墨香真的可以沁人心脾,是透着骨头闻过去的,也因此有过诸多莫名的喜悦和间或惊喜。清晰地记得在《辽宁青年》上发表的处女小诗,《新民晚报》刊发的初次散文,抱着作品入睡且兴奋不能自抑,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随后就是全国大学生征文比赛夺魁。这种感受我的孩辈可能永远无法体会,因为文字的光亮,照亮独行者的前程;因为文字的力量,托起失意者的梦想;因为文字的温度,炙热冰冷者的胸腔。文字,害怕无病呻吟,为作新诗强说愁;更怕貌似高大,支离破碎,摇曳风尘。故我眼里的文字除正统的史书,板着面孔的学术,大多来源于生活和不经意间的感受,如果这简单的内心真实都做不到,还是不要糟蹋文字为好。
总给自己一个偷懒的说辞,积累不够,于是便没有了少时的冲动和书写的勇气。时过经年,除积累了岁月和年轮,别无他增。在徘徊反复中总结出一个道理:衣食无忧则生怠病。如今想起这非利般的营生,内心的热爱随着生活的变化已时过境迁,文艺青年已不复存在,一个崭新的大叔形象超凡脱俗。就像自己来时的路,敢于拿起更愿意放下,2005年离开记者生涯的瞬间就再也没有回过头;2018年,在诸多质疑和问候中迈步离开熟悉的行业,像我现在讲述的文字,虽然没有加粗,但需要一种坦然的勇气,如我昨日转发的文字: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而自己内心的声音:文字这么美,我想再练练!尽管文字清冷,我愿意在迎着朝阳的清晨,顶着暮色的黄昏,一次次为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