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家长和老师都不能缺席。
新一季的《爸爸去哪儿》又掀起了一番吸娃狂潮。“山鸡哥”陈小春的儿子小小春因为软萌的小奶音和好教养一路开挂,圈粉无数。从不吝啬对身边的人表达爱意和谢意,面对“超凶”的霸霸,也能很理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四岁的孩子,情绪管理做的比成年人做得还要好,让一众大人们都自叹不如,难怪有网友提议要组团去“偷”孩子。
不过玩笑归玩笑,小小春的懂事乖巧有目共睹,陈家教育值得很多家长思考。有些爸妈总感叹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好,但可否反思过自己又为孩子教育出了几分力?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孩子只要上了学,就可以如释重负,放任不管了。孩子出现问题,那便是老师的责任。
但“教书的是老师,育人的是父母”,尤其是在孩子生活习惯、品质言行、人格培养等方面,家长的责任更加重大,除了言传身教和陪伴,没有捷径可循,“甩手掌柜”可当不得。
应采儿自从有了儿子出生后,开始减少工作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小小春,教育孩子亲力亲为。“我不能交给别人去教。因为我觉得很多习惯和认知,我都希望是父母教给他的。戏是一辈子都演不完的。”
她给儿子立了很多规矩,比如,吃完饭不能下桌,要等所有人吃完才可以。她拒绝让小小春玩手机和平板电脑,为此和老公陈小春一起戒掉了吃饭时玩手机的坏习惯。同时,也很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动手能力。现在4岁的Jasper不仅自己上幼儿园不用陪,爱看书,说得一口流利英语,还十分热衷于打扫卫生和烹饪,动手能力极强。
反观很多家长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没精力为由,疏于与孩子的沟通,但其实父母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教育的基础
妈妈:考试成绩这么差,整天就只知道上网打游戏。
时刻与老师形成默契组合
最近在一篇名为《别逼老师放弃你的孩子》,让不少家长纷纷踩雷,其中就有一条提到“不参加家长会、不和老师沟通、不懂得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
我太忙了,没有时间啊。教育孩子,老师您比我专业,交给你我放心。
我要是自己会,还用得着老师教吗?
很多家长把孩子教育的责任全权交给老师,就想万事大吉,但是教育问题绝非仅凭老师一己之力,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默契配合,在课堂之外给予孩子积极正向地引导。
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度高,对孩子成长才会越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