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总是会思考,人这一生为什么一定要有挫折。
记得先前在学校打过一场辩论“顺境和逆境那个更有利于人成长”。站在辩论的视角来看,我尽力的在场上认定了是“逆境”更有利于,然而,从我宏观的认识来看,顺境中成长给我们更多幸福。
我们常说些鼓励人积极的话,可以称之为“鸡汤”的东西,有一天,突然就变成了“毒鸡汤”,也或许正是源源不断的信息传输,我们逐渐的就丧失了本该面临的世界。诚如短视频平台、碎片化阅读……诸如此类,都在消磨我们的耐心,再或者,倘若我们观看影视作品等不再倍速,也不为内容枯乏而走神或无奈,将其作为学习的方式之一,那么积累也就此而来了。
然而,事虽如此,我们往往都在诉说着,这些本来就是娱乐,消磨时间罢!可是,这也就是当代青年人,与上世纪同年代人的区别。例如钱钟书先生等,在研究文学方面是依靠自己大脑中所记忆的知识,也就是,她们学习依靠的是背,再往后的学者,多是借鉴、模仿,如今的我们,称不得学者,不过普通读书人,皆是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考究内容,不可说不行,但是,这也逐渐的离我们本身学问提升更远。
再回到,我们今天想具体说的内容,一直记得,我本校一位女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香港大学中文系,却天不遂人愿,一场车祸,让她基本就是去了再行走的机会。记得当时,我为之称“苦难”。这种苦难,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能说是“逆境”,他已然是“绝境”,但我们今天讲“苦难”,讲“命运之悲观”,都在想陈述,应该有一个何种态度应对这样的命运。
有人一蹶不振,就有人涅槃重生;有人自暴自弃,就有人不甘放弃;有人潦倒半生,就有人再创精彩。在这儿,我就得提名,史铁生先生。很久以前,学过他的《我与地坛》,坦诚地说,内容也不太记得,大抵是回忆母亲。对于他来说,命运必然不公
,但是,从歌颂苦难的角度来说,他的确是个不错的作家,然而,这也就是他的精神所在。
虽然,悲观的我们,并不能常为世界所爱,但是,也需要在这悲观之中,裹夹些乐观。明天会更好,的确是“鸡汤”,或是“毒鸡汤“,但是“相信明天会更好”,也或是一种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