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属于“后浪”吗?
我一直都是。
作为“后浪”中的一份子,不抱怨,才是我们这些“后浪”该有的样子。
前两天,《后浪》的短视频霸占了大部分朋友圈和公众号,不矫情,没有鸡汤,里面的一些话,听着令人热血沸腾,血脉喷张。
不得不边感叹一个一级演员大佬演讲的感染力,一边深思,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尽管有人说:视频里展现的诸如出国旅游、高空跳伞、昂贵手办、漂流潜水、穿着汉服在闹市中舞蹈等美好生活,全需要金钱来支撑,仅有极少部分的年轻人才能拥有。
但我还是觉得,这个时代,到处都是机遇。
每个人选择生活的方式不同,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选择了不同的岔路口,有选对了的,也有选偏了的。沿途,你总能学到些东西。要么你停留在了原地,从不曾离开过。
2
最近关注了几个势头猛涨的公号平台,学习着他们一路跨越的痕迹。越发觉得自己渺小得像一只苍蝇,在隔着一块玻璃的这头,渴望着那一头的强大和成功带来的愉悦。
眼前总是有光,但要融入进去,觉得自己还欠缺很多。
我把粥左罗这号人物列为了我学习的对象,他对数据的敏感程度,文字的归纳整理,总是令我想对他写过的任何话一探究竟,这个家伙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从小编到运营总监的,再到辞职,开办自己的公司,有一个融洽的创业团队,实现了所做的、就是热爱的,所有人都追寻的梦想。
几堂录制好的写作课,卖到799元/人,每一期都爆满。最近又新推出了视频号的培训,原价也要大几百,广告上标注已有2500人报名。
算一笔账,这个最近活跃起来的自媒体少年,像是掐住了时代的脉搏,一夜之间,靠着割韭菜赚得盆满钵满,名利双收。他的课程我还没听,毕竟价格不菲,并且我还口口声声在我的写作交流群里劝诫各位,没有文笔基础,经验积累,不要轻易报班,否则你做梦都会哭醒。
并没有谴责某种行为,可能确实帮助了不少人。
何冰老师说得没错,“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就像上战场,每个人不再手持斧钺钩叉,而是可以选择长枪大炮,这便是时代带来的便利。
3
乱世可以造就枭雄,当今时代,也给了最底层人崛起的机会。
我一直觉得李子柒是全网最成功的例子:
微博粉丝:2455万;
抖音粉丝:4126万;
B站粉丝:549万;
快手粉丝:680万;
油管粉丝:1000万;
公众号:篇篇10万+。
现在的单月广告收入为329万-662万,一年的广告分成可以达到4000万-8000万元。
而在这之前,李子柒只不过是一个父母离异、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村姑娘,擅长农活,会编制竹器,2015年拍摄短视频,2017年组建团队,随后火遍全球。
她成了时代的宠儿。
而那些在《后浪》视频下面回复:那些数以亿计的赚着3000块,每天被房价压弯了腰,996,秃了头,送着快递打着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螺丝钉们呢?他们眼里的光,又在哪里啊。
也有人回复:能给后浪降点房价,涨点工资不,后浪快干了。
虽然讲述的都是事实,但总觉得,这样讲出来,成了一种无休止的抱怨,成了一种等待别人施舍的不作为行径。
有人反问:把生活过成这样,是谁的错?
4
我一直觉得遗憾的是,我对于市场的敏锐力,处在后知后觉的状态。
淘宝是2003年5月创立的。微博是2009年8月创立的。快手是2011年3月创立的。公众号是2012年8月创立的。抖音是2016年9月创立的。
2014年的时候,我在武汉一家农产品线上销售公司做淘宝运营,兼职做着公众号,我把业余的时间用来写作参加比赛和自己折腾淘宝店。那时的公众号处在牙牙学语的阶段。我万万没想到,这一路较着劲儿过来,原来是时间上产生着偏差。
我也只能这么认为,来宽慰我与时代脱节的这个事实。
其实从大学开始,一直都有很多想法在脑海中酝酿,当时喜欢写长篇、剧本,想把这些东西拍成短片,由于设备、人员问题,最终还是没能开始。
后来拿着写就的3本长篇小说直接跑到别人出版社;
再后来与人合伙做电脑工作室;
面试中脱颖而出,说了一句“只要不让我留在本地,安排到哪里都行”;
出差跑遍全国大大小小50多个城市;
参加各种文学比赛;
开零食店。
做这些,我也只是想,在这个时代里抓住点什么。
可能是,我这个“后浪”,一直都不太幸运,处在呛水的状态。
但好在一路过来,没有被彻底拍死,还好在,这个时代,依旧到处是机遇,没有人阻止你折腾,没有人限制你的想象,也没有人来磨灭你的斗志,“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所以我满怀期待和感恩。
5
我见过太多迷茫的人,在安逸的日子里刷剧、打游戏。
虽然我也迷茫。
我说过要管理好自己,坚持每天看书、写文章,学习有起色的人,摸索各种渠道,与写作群里的伙伴们一起成长……那么多目标,但我着手开始,却又不知道从哪里出发。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活在那么好的时代,却活的那么累?
有人回答:想的太多,选择太多,攀比太多,迷茫很多,错过很多,失去很多,所享受和拥有的幸福和快乐却少之又少。
每个人都在这种繁忙中疲于奔命,又在疲于奔命中安身立命,这其中艰辛,永远都只有当事人知道。
这么大一个世界,像是一个容器,我曾经幻想它是一个篮球,几只蚂蚁在这个篮球里生存,这些蚂蚁,也会觉得这个篮球太大。就像地球中的我们一样。
也有人回答: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在这么好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变得更好,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有时会很庆幸,那么多资源,脚下到处都是路,有的人选错了,折回来换一条路。这类人称为识时务者。
而有的人,就一直在选错的道路上瞎努力。这类人,成了那些评论者,别人每分享成功的喜悦,他们便会站出来说,你讲的都不对。
6
有人说:拍的太高端了,能过像后浪里描述一样生活的中国年轻人,还是少数。大部分人,仍然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是在时代洪流裹挟下跌跌撞撞着向前吧。
何冰老师所说的“选择的权利”囊括面很广泛。
不是单纯地让人选择过上奢靡的生活,也不是让每个人选择去做人上人。能力不同,生活层次不一样。
对于我们这类普遍茫然的“后浪”:
你可以选择看哪一本书,从事哪一份工作;
可以选择吃什么,看什么电影;
可以选择你脚下的任何一条路;
可以选择在哪个城市生活;
也可以选择跟谁交朋友,谈论什么事业;
你也可以选择继续打工,还是辞职创业。
这些,也是这个时代给予你、视频里所说的——选择的权利。
人的一生很短,不管处在什么年龄段,什么状态,都应该尝试着去够一够时代前进的方向,每天都有“顺风车”,说不定哪一天,脚尖一抬,你便上来了。
时代没有错,错的是“后浪”们的心态。尽管会存在“选择大于努力”的差错,但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某个时刻,是掌握了选择的权利的,只是选对选错的问题。
静下心,找寻一下自己喜欢、热爱的事,趁岁月大好,努力的去抓住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