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这句诗,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今年清明的记忆之门。
清晨,细雨如丝,如泣如诉地飘落,为大地蒙上了一层薄纱,也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增添了几分哀伤。我与家人带着祭品,怀着凝重的心情前往祖坟。一路上,我望着车窗外那如烟如雾的雨景,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与祖父相处的时光。祖父那布满老茧却无比温暖的手,他给我讲古老故事时那慈祥的面容,还有他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身影,都仿佛还在眼前。
来到祖坟前,父亲和叔叔们手持工具,认真地清理着墓碑周围的杂草,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敬意。我和母亲、婶婶们则小心翼翼地摆放着鲜花、水果和糕点等祭品。随后,大家依次点燃香烛,那袅袅升起的青烟,承载着我们对先人的无尽思念,缓缓飘向远方。我恭敬地跪在墓前,磕了三个响头,心中默默诉说着:“祖父,我们来看您了,希望您在另一个世界一切安好。”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泪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模糊了我的双眼。
祭扫结束后,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边。我们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开启了踏青之旅。田野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肆意绽放,那金黄的色彩,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我穿梭在花丛中,感受着春风的轻抚,闻着那淡淡的花香,心情也渐渐从刚才的哀伤中舒缓过来。瞧,那嫩绿的麦苗也不甘示弱,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息。
河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宛如少女的发丝。我轻轻折下一根柳枝,编成一个花环戴在头上,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池塘里,鸭子欢快地游来游去,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它们似乎也在庆祝这美好的春日。
回到家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母亲亲手制作的青团。青团那软糯的口感,带着艾草淡淡的清香,在舌尖上散开,仿佛将春天的味道永远留在了心间。
今年的清明,于我而言,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传承与延续。先人的离去,虽令人悲痛,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优良品德,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前行。而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又让我明白,生命如同这四季轮回,有凋零也有绽放。我们要珍惜当下的时光,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努力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