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战经验帮你高效精进的写作培训师
作者|豌豆同学
4月下旬的某天,天气热得如同盛夏已然来临。
左哄右抱地把娃哄睡,已是身心俱疲。
我抓起手机,猛然瞥见了屏幕上的自己,一种急速上升的烦躁感瞬时入侵内心。
被娃抓得凌乱的头发软塌塌地垂挂在腮帮子上,像极了煮久的方便面。
娃的小汽车、大飞机、小猪、积木零零散散地摊在地板的各个角落。
产后10个月,斗志日渐消沉,娃的哭声、尖叫声、玩具的吵闹声、锅瓦瓢盆的掉落声,着实让我看起来像披着一身鸡毛掸子还得收拾满地鸡毛的中年油腻妇女。
我讨厌极了现在的自己。
颓废、倦怠、无情趣,再这样下去,怕是永远也到不了属于我的诗和远方。
此时头脑里蹦出来了一个人——若初,手动点开她的公众号。
她让我重新想起了被遗忘在记忆深处的写作梦想。
1
想要成为她,就先靠近她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若初的课程海报再次映入眼帘时,我是惊喜的。
没错,这场报名被耽搁太久。
她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通过新媒体写作月入3万+;
她如今成为靠码字富养自己的专业写作人;
她被圈内人亲切的称为“文案小天后”;
······
无疑,这些blingbling闪着光芒的标签一年前就让我心动不已。无奈那时要生娃,我一边羡慕,一边狠不下心报名,
但我一直关注着若初的文字,每每读到,内心总是久久不能平静。
若初的经历才叫生活啊,一路披荆斩棘、升级打怪拥有了自己的新媒体公司,每天活得热气腾腾。
哪像我,被鸡飞狗跳的琐碎紧紧束缚。
写作,曾是我年少时的梦想,那时三毛的文字:
我喜欢你
我愿是你的衣被
被你轻轻触摸
温慧你柔凉的梦境
浸润你轻灵的肌肤
曾在我少女的心上泛起层层的涟漪,让我一度认为文字好强大。
仅仅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幅温暖的画。
如今的新媒体写作招数更绝,标题、正文、小标题、结尾,每一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一篇优质好文读下来,酣畅淋漓,像满身大汗的夏日里洗了个热水澡,每个毛孔都极度舒适。
要想成为她,就先靠近她。
因为我:
不会列大纲;
不会建立素材库;
不知道怎么拆解文章为己所用;
不知道如何让文章写得更有深度;
不能清晰地表述问题,逻辑混乱;
不能稳定输出整篇文章……
超级小白一个。
而若初说,来了就是我的人了,因为我全部都会教给你。
2
紧跟课程节奏,明确写作方向
每天早晨8:00前,早餐资讯,若初精心挑选的3篇优质文会发在群里,给我们提供分析思路。
每周一四六晚上的千聊主题课程,涵盖了新媒体写作所有你想知道的知识点。
每周二三五上午的饭团加餐,是根据群内学员的学习动态,量身定做写作技巧的分享。
时不时的群内互动,都是涌流干货。
节奏循序渐进,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若初针对我们每个人的写作困惑,分别建立了学员档案,而且仅仅一天时间就给出了解决方案,真的是1对1的私人订制: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若初的建,议一步一步修整自己的不足。
每日精进一练的环节,由浅入深。
若初不仅仅教写作技能,也同时帮我们打开了多项技能。
比如,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建立用户思维的能力等等。
若初每次作业都会一对一地深刻点评,点评画风经常是这样的:
“标题不行”
“这句话根本读不通啊”
“这个观点感觉站不住脚”
“小标题都不行,改”
“复习千聊课程,继续优化”……
这样的点评让我们清晰的知道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能从别人的作业反馈里,最大化的吸收写作技巧和思维。
不过,在这一针见血的点评里,我明显感到了压力。
于是,白天带娃的零碎空闲里,我都在反复揣摩若初的点评,争取在下一次作业里进步一点点。
我的第一次长文作业是观点文。简直是一纸灾难。通篇从标题到观点没有一个合格的,心里真是遭到了千万次暴击。
若初说,看书的阅读量不足,肚里没货,又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去洞察分析,写出来的观点文就没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是呀,观点文暂时没能写好,说明我的库存并不富余,赶紧立刻储备起来再说。
放松心情后的第二次长文作业,我写了一篇故事文,若初即刻就发现了我的擅长文体。
她开心地鼓励我:
“你写故事文还挺好的,继续写下去”。
“故事的几个要点把握得很好”
“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白、细节描写等等,还有剧情推进和设置,都很不错”
若初就是这样爱憎分明,写得不好的部分会单刀直入地批评,好的部分也毫不吝啬地表扬。
我爱上了这个如此鲜活的姑娘。
在复盘了若初第一篇故事文的点评,琢磨了饭团加餐里“如何描写故事细节,让故事更生动好看?”的资料后,终于在第二篇故事文里看到了自己更多的进步,被若初赞扬的一瞬间,比吃了超爱的甜品还要开心,对写作也更有信心了:
所以,跟上课程的节奏不掉队,导师帮助你明确擅长的方向,就能在短时间内有立竿见影的果效。
3
28天赋予我3个硬核收获
在完成了第10期写作课程之后,作为新媒体写作的小白,我还总结了以下3点收获:
一.培养了阅读好习惯
若初说“读书才是让你穿越迷雾、绝地反击的利器”。
过去的一年因为照顾年幼的娃,买的书快100本,读的书却不超过30本。
没有高质量的输入,输出起来就如同推石磨的驴子,越来越慢,导致库存不足,写文章总是需要东拼西凑。
开学初期,助理就丢进群里了3份若初书单:文学类、写作类、实用类,让我们全方位地装备自己,给自己的写作仓库预备精神食粮,有备无患。
于是,第二天我就在印象笔记建立了书单,开始利用娃每天午休的整块时间看,阅读并记录书中对我有帮助的内容。
二.建立了标题库
无论是新媒体写作的哪一种文体,标题都决定了打开率。
28天的作业里,我的标题部分一直是弱项。不够吸引人,不够精简,还是传统媒体的思路,让读者没有打开的欲望。
上期学姐在群里分享取标题经验时说到,她会每周收集一张纸的标题,这样才能在不断分析优秀标题里,总结出技巧,为己所用。
最快的提升方式当然是模仿。我也尝试着每天收集3个优秀公众号的标题,分析拆解,模仿其中的句式、用词,发现好的标题确实是有套路可循的。
只要坚持这样做,并化为己用,相信我离取好标题的目标不远了。
三.在“鸡飞狗跳”的生活里提升了幸福指数
写作课开始前,我和老公认真谈了一下。
他中午下班到下午上班这段时间全程带娃,晚上下班如若碰上写长文作业时,他也要独留我在书房,带娃去其它地方玩儿,全方位支持我完成作业。
我们是这么约定的,也是这么执行的。
我也在每天与文字越来越多的碰撞中,悄然发生着变化,随时把自己收拾利索,从鸡飞狗跳生活中跳脱出来,安静地在书桌前,敲击着键盘、读着王小波,朝着梦想中的诗和远方一步步挺进。
我不仅完成了28天的全勤打卡,而且得到了若初的提名表扬,超级完美的毕业收官:
4
狠狠坚持的人,才能收获自己的高光人生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说过:“只有坚持,才会有变成大大光环的那一天;半途而废的逃避,永远到达不了最初的梦想。”
28天的坚持,对于刚入门新媒体写作的新人来说,其实并不容易。但我又深知,对于写作来说,坚持却是最好的品质。
即便像若初这样靠码字富养自己的人,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过着轻松有钱又有闲的生活,也不是一杯咖啡、一台电脑就灵感滚滚来。
她也是在每一个忙碌的日子里,自律而踏实地坚持定量的输入和输出。
她总是选择坚持,才会在今天的新媒体写作领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但是,可以从坚持每天写一段豆腐块小文、拆解几篇优质文,这类简单的事情做起,慢慢地越过一座又一座山丘,直到征服心中那座巍峨的珠穆朗玛峰。
虽然28天写作课已经结束了,但却留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所谓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
抱团成长,无疑是最能坚持下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