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弯曲》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起始课。本课教材设计先引导学生从形状和结构的角度看建筑物,发现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有柱子和横梁或类似柱子和横梁的结构。柱子和横梁起到承受的压力的作用,柱子下面是顶实的,横梁下面许多部分是空的,相比较横梁更容易发生弯曲和断裂,所以本课的研究主要围绕“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展开。
本课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在有关的因素中实验研究抗弯曲能力分别与横梁的宽度、厚度的关系,发现增加横梁宽度能增强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厚度能大大增强抗弯曲能力。
第二部分,研究长方形横截面的横梁是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这个活动是前面活动结论的应用,期待学生能利用前面所学知识大胆猜测,说明猜测理由,并用简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关键引导学生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为后面解释“薄板形材料改变形状是通过减小宽度增加厚度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奠定基础。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使物体拉伸、压缩、弯曲、断裂。学生基本了解科学课的学习方法, 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贯穿在科学课中的对比实验思想,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陆续接触,大多数同学已经领悟了,这对本节课的学习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