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之姿,让调查研究“开花结果”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然而,当下部分党员干部在调研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坐着小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的假调研,不愿与群众打交道的逃避心态,不会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恐慌……这些现象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还浪费资源、加重基层负担,严重影响了党的事业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必须以实干之姿,让调查研究真正“开花结果”。

实干调研,需摒弃虚浮之态,秉持谦逊之心。调查研究不是走过场、摆样子,更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进行的“秀”。部分党员干部“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看似热热闹闹,实则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真正的调研,应如“甘当小学生”般谦逊,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为了治理风沙、内涝和盐碱地,亲自带领干部群众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他走村串户,访贫问苦,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最终找到了治理“三害”的有效方法。党员干部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以谦逊的态度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实干调研,需下足“体力”功夫,掌握真实情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首先是“体力活”,需要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学校,进行大量实地走访,广泛搜集材料。有的调研课题甚至需要长途跋涉、长期跟踪,才能获取一手资料,掌握真实情况。黄文秀同志放弃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她走村串户,遍访贫困户,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真心倾听每一个诉求,为百坭村的脱贫致富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党员干部要像黄文秀同志一样,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观察实情,用双手记录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实干调研,需发挥“脑力”作用,找到破解之法。调查研究不仅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党员干部要对搜集到的材料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反复对比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面对海量信息,党员干部要善于分析、善于总结,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关键、找准症结。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调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实干调研,需做好“后半篇文章”,推动成果转化。调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党员干部要建立健全调研成果转化机制,让调研成果变成解决问题的实际举措。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列出清单、明确责任、限期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要及时总结调研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推广和应用,形成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调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以实干为笔,以调研为墨,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让我们秉持“甘当小学生”的谦逊态度,发扬“解剖麻雀”的求实精神,少一些虚浮,多一些实干,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