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我的第一篇关于抑郁症文章起的标题实在太大了——《这一次,与抑郁症告别》,我发现几条单薄的建议根本难以阐述清楚抑郁症这个庞然大物,我还是想的太过简单,尽管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同,但是很抱歉,我写的内容并配不上这个标题。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治愈抑郁症是一个系统工程,零碎的感想只能像是石子投进湖中,溅起几朵浪花,然后又重归于死寂,而这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效果。
抑郁症之所以难以根治,是因为原生家庭等因素导致人从底层认知开始,对自己,对世界,对他人的认知都有偏差,并且这些偏差长时间得不到纠正,导致很多人在痛苦纠结之中已经走了太远,以至于应对表面的问题都已经让人心力憔悴,更不要说从根本上去解决。
我相信,真正了解抑郁症,才能真正治愈抑郁症,这是我对于抑郁症治愈的一个出发点,如果没有系统的认识,没有坚实的逻辑支撑,碎片化的建议只能让人产生出“这个人说的有道理”这种感觉,而不能对抑郁症患者有实质性的帮助。
为此我完成了以下十一篇相关的文章:
其中,
(一)、(七)、(九)是关于人要如何看待自己的,
(二)、(八)、(十)、(十一)是关于人应该如何看待世界的,
(三)、(四)、(六)是关于人如何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不丧失内心的安定的,
(五)是关于具体方法的。
以下部分涉及逻辑上的内容,如果不感兴趣,可以直接查看相应的文章。
系列文依据——抑郁症逻辑图
我用了将近二十个小时的时间画了一幅图,就是为了理顺逻辑,找到系统的方法。
有了这个图,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不过没有必要彻底弄清楚这幅图,我会在后面的内容中进行详细的讲解。
正是依靠这个图,我找到了十一我需要说明的问题。
从图中我总结了抑郁症自我加深的四个循环,挫败环、期望环、敏感环和自厌环,我认为,如果人不能更新自己的关键性认知,同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那么人就极容易陷入到抑郁症自我加深的循环之中。
这幅图是我《抑郁症专辑》的核心依据,专辑预计包含十一篇文章,每篇文章针对不同的抑郁症自我强化逻辑来进行专门的讨论,其目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透过复杂的表象尝试探讨抑郁症的本质,增加我们对抑郁症的了解度,减少疑问,减少因为未知而导致的恐惧;
第二,总结我个人认为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的心得和方法,尝试打破抑郁症自我强化的循环;
第三,通过大家的质疑和讨论,进一步优化抑郁症逻辑图,使其内容更加全面,逻辑更加顺畅、自洽,能够启发更多的人。
下面对四个循环进行分别解释,其中期望环内嵌在挫败环与敏感环中,不再单独解释。
(一)循环一——挫败环
1. 失败导致挫败感的发生。
2. 挫败感经由敏感内心的放大,变成了人难以接受的挫败感。
3. 而强烈的挫败感尚不足以形成自卑感的爆发,人倾向于用成功来证明自己,抵消挫败感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4. 而人并没有弄清楚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所以倾向于用高期望值来刺激自己,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在短时间内有用,但是无法长久,并且会导致人过分注重结果、选择难度偏高以及取得的成功无法有效产生成就感等结果,最终面对的一定还是失败,这就是挫败环中内嵌的期望环。
- 失败导致挫败感,挫败感导致人偏高的目标选择,高目标导致失败,由此形成闭环,最终挫败感的不断积累造成了自卑感的爆发,进而使人陷入自厌情绪,导致抑郁症的爆发。
而打破这一闭环有以下几个途径:
1. 提高成功率。如果说我们在最开始就是善于成功的人,那么这个闭环从源头上就不会发生,而如何提高做事的成功率,这是一个太庞大的课题,目前我仅从自制力、习惯、目标选定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抑郁症专辑:(一)你能依靠的是自制力还是习惯?
抑郁症专辑:(二)认清你和目标间的距离
2. 降低期望值。通过降低期望值,打破期望环,阻止人因为期望太高而导致抑郁症加深,为探讨这一问题,计划完成以下几篇文章。
抑郁症专辑:(三)高期望对抑郁症就是毒药
抑郁症专辑:(四)健康有效地获取成就感
抑郁症专辑:(五)控制注意力,聚焦于过程
(二)循环二——敏感环
1. 敏感的内心代表人有强大的信息接收能力。
2. 因为敏感强大的信息接收能力,导致人极易面对失败,其原因是:
(1)敏感的内心让人能感受到更多,也使人聪敏,所以人倾向于选择高目标,由此进入期望环,然后进入挫败环。
(2)敏感的内心使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感受上,内心的风吹草动都能引起情绪的巨变,由此敏感的内心成为了挫败感放大的工具,原本并不算大的、正常范围内的失败,在敏感内心的放大下,成为了无法接受的,彻头彻尾的失败。
(3)敏感的内心导致人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进而患得患失,恐惧别人负面的看法,导致了人的情绪波动巨大,极易心情低落,自身能力无法充分发挥,导致失败的频发。
3.正是因为敏感的人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而经常性的失败导致人无法得到别人正面的看法,最终加深了人内心的敏感,由此闭环形成。
而敏感环的可怕之处,在于敏感环和挫败环的相互促进作用:敏感导致挫败,挫败又再次导致敏感,两者相互加成,如果没有突破口,那么这种相互加强就会一直进行下去,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会如此难以走出来,为什么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压力如此之大的原因,就像是2乘以2,经过一个循环再乘以2,以此类推,最终这个数字会上升到一个可怕的程度,完全可以把人压垮,压趴,像是一个黑洞,再多努力都无济于事。
所以,那些说抑郁症只是内心脆弱的人,可以歇一歇了,也千万不要说自己扛过了多少挫折,也不要尝试去鼓舞我们,抑郁症患者内心承受的压力,是另一个数量级的,是你难以想象的。
为探讨这一问题,我计划完成以下几篇文章:
抑郁症专辑:(六)培养自己内心的抗挫力
抑郁症专辑:(七)很抱歉,我们只是普通人
抑郁症专辑:(八)为自己而活着
(三)循环三——自厌环
1. 人的自厌一方面来源于上述敏感环和挫败环的相互叠加导致的心理压力,在另一方面,来源于人无法与自己、与现实和解;
2. 现实很强大,抑郁症的心理基础也很强大,我们在短期内取胜的几率很小很小,这就意味着与其对抗的结果,还是落入挫败环中;
3. 挫败的结果让我们好不容易聚集的勇气和希望再次破灭,这让我们更加难过,自厌,由此,自厌环形成。
为什么要和解?因为无法战胜,承认短时间的无力一点都不可耻,相反这是保全我们自己的最佳策略。
如果仅仅以战斗的思维来看待抑郁症,那么只会让抑郁症加深,因为你赢不了它,所以你又陷入到了挫败环之中。
那么你为什么赢不了它?因为抑郁症已经让你支离破碎了,你能凭借的东西只有自己间歇性的勇气,而这根本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抑郁症的根基之深,涉及范围之广,根本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被治愈的。
所以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战斗思维,接受自己无法在短视间战胜它的事实,争取与自己的和解,与现实的和解。
为探讨和解的问题,计划完成以下几篇文章:
抑郁症专辑:(九)接受残缺,拥抱无解
抑郁症专辑:(十)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谁都是伤痕累累
抑郁症专辑:(十一)原谅他们,就是解放自己
……
文章的逻辑依据——分项逻辑图
专辑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会用逻辑图来说明抑郁症发作的路径,途中,红色代表主循环的发生,蓝色代表次生循环,而双红线代表不断的循环往复。
写抑郁症相关的话题是个意外,我本来只是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我未曾想到那么多人认可我的观点,并且还有那么多人生活在抑郁症的阴影下。我认为我是可以提供帮助的,我回复几位读者的留言、私信已经达到四千多字了,我想与其这样一个个回复,不如就摆开架势,彻彻底底,从头到尾地和大家聊一次抑郁症,我相信,最起码我们知道那个日夜纠缠我们的东西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一次,让我们真的和抑郁症告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