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剧最重要的是真实,和生活贴近。这部剧的编剧对“银行—信托—地产”圈的业务应该还比较了解。但是有一些地方却让人下头。
1、赵辉第一次给邻居穿鞋。
发生在美女邻居到家里陪孩子玩,看到赵辉后随即离去。手端着东西在门口穿高跟鞋,鞋晃来晃去穿不进去。赵辉就“情不自禁”地帮她托了一下,穿进去了。
现实生活中,哪个银行分行副行长会这样呢?这便是赤裸裸地调情了。
虽然前面有铺垫,看美女像自己前妻看得呆了。但作为一个赵辉身份的人,这点分别力还是应该有的。
2、小伙子的能力令人“惊叹”。
小伙子是很优秀没错,但是“能力”有点过于强大了。一个山东小伙跑到上海工作,能单枪匹马借“找工”为名去皮包工厂录像收集证据,被人发现还能借“跳河”成功脱身……
胆敢给未来“丈母娘”推荐股票,竟然还“涨得很好”。
熬夜写公众号做副业,能赚3000。
还帮人写代码做副业,文理双全。
新兴科技公司还有能力确定给他房贷,还找学长喝酒成功帮科技公司找到客户……
会投资懂科技,能文能武,情商智商在线,正派还对朋友好,还会利用资源,太完美了,年轻人能占一样就已经很好了。
3、“邻居”能够迅速拉近关系让人怀疑。
就因为长得像,迅速取得了女儿的信任。日常到家里来串门。阳台还隔得这么近,还能聊天……
4、赵辉似乎确然有一些性格缺陷。有点“水至清则无鱼”的感觉。
做了这么高的位置,没有自己人?还需要领导提醒“培养几个年轻人”。
遇到空降领导,怎么不“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至少苏还是老同学老同事。
和女儿的关系……没有到“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该有的程度。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于父亲工作的敏感性,日常生活的注意应该有点觉知。一家人应在一条战线上,而不是把父亲往火坑里推。对女儿平时应有相应的教育,比如珍爱生命,坚强勇敢,谨言慎行。就不至于说“看不见我就不想活了”之类的话。从剧情来看,父亲不允许女儿看演唱会,亲子关系可能还是有一些结。
5、在我看来,比较生动的一个角色是小美女。
小姑娘情商高,会来事,有能力有上进心,对男朋友也好。上海小姑娘找了个外地穷男朋友,住在小小的屋子里,已经属于比较不看重金钱的了。她妈妈从一开始反对外地男朋友,到后来会说:你们两个都没什么钱,我当然还得想办法帮你们多赚一点买房子。上海丈母娘的一篇苦心说实话挺感动的。
见过点世面但见得不够大,在上海的小姑娘更能够感受到金钱匮乏的苦,缺乏原则让她走上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