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淡的日子里,总是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回忆自己过去的事情,发现最最闪光的记忆、最最独特的经历都在大学期间发生。(疫情不能返校,给了我提前毕业的感觉)
对深大最初的印象
在高中的时期,深大就多次在我们学校“刷存在感”。有一个暑假,学校通知说年级大概50名到100名的同学(有可能上深大的人)可以报名参加深大的夏令营,去大学体验一番。我当时成绩一般在年级前50名,所以确实没想过去深大。同宿舍的一个舍友去参加了,回来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于是我对深大也没什么想法。在高考前,深大一个音乐剧表演团队来我们高中表演,叫做“梦开始的地方”,同学们都十分喜欢,似乎很多人都对深大的好感增加了。而我却心里想:我肯定不至于考深大吧。(打脸)高考完深大来学校寒招,恰好深大就在我们班级里面设置摊位。细想可能真的冥冥中有暗示。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本来华师在前,深大在后,后来就想,华师虽然是211,广州离家太近了,还是远一点吧,一个冲动就调整顺序,后来就收到了深大的录取通知。
收到深大的录取通知书
按照前面的说法,当得知自己被深大录取时,并没有觉得开心,而是一直闷闷不乐的。我屏蔽了朋友圈的信息、还有不去找大学的同学群和舍友群,所以当我开学时见到新舍友,她们说一直找不到第四个舍友,她们自己三个组群好久了。我记得自己那段时间并没有接受自己要在深大上学这件事情,再加上查到自己的宿舍是最差的宿舍,所以就更加难受。之后就更不想知道有关深大的事情了,因为知道那些好像会更加失望。
不过当时收到深大盒子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快递员叔叔当时给我快递的时候,笑着说:“你们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最特别了,是个盒子,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我送的其他的录取通知书都就是信封。”当时我是很高兴的,玩弄了一番,确实觉得学校还不错,准备的东西很特别。包装袋也是可爱的,盒子上面写着stand by U,还有阿甘正传的一句台词“生活就像装在盒子里的巧克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里面有一个印着SZU的袋子(很结实的好袋子)、可爱的VR眼镜和手绘校园地图、好看的录取通知书、手机电话卡(我后来忘记用了)、银行卡、校园卡……而且当时和我死党对比了他们的信封里的东西后,我就觉得有点小骄傲了。
上学第一天
上学第一天是抑郁的。因为好歹也是第一次离开我的城市在外面求学,好多未知的东西等待着懵懂的我。在去往深圳的路上,我闷闷不乐,家里人不太懂我怎么回事。
第一次到深圳,发现这个城市好多树,一路上都是绿色的,还有高楼大厦。之后到了深大,就陷入迷路的状态,这个学校感觉好大啊。找了半天找自己的宿舍,之后再找报道的地方、再去饭堂,一波新操作,时常时一脸懵逼的状态:这里是哪呀?我要做什么?
宿舍确实很糟糕,比我高中初中的宿舍还糟糕,没有阳台和独立卫浴,而且很小,所以心情很郁闷。之后还去一个普通的饭堂吃普通的食堂饭,我家人都说很难吃(因此造成了他们一直以为我在学校没啥好吃的,回家就老给我整好吃的)。办完一堆事情后,我家人就回家了,我心里开始是有点慌的,当年的我一到新环境就会有点不安,会想自己能认识好朋友吗,我的舍友和同学友好吗……(后来的我却变成了一个特别喜欢到新环境、接触陌生人的人)
之后我记得自己回到宿舍,和一些同学去逛校园,感觉学校走不完,没想到会这么大,看到好的宿舍时,几个人表示很羡慕。我发现其他同学早就对学校有很多了解了,而我暑假的时候就尽力屏蔽有关深大的事情……之后的事实证明,虽然一开始期待值很低,但是后来慢慢陷入对深大的喜爱,直到现在,我真心觉得深大除了没有双非、985名衔,就没有别的不足之处了。但慢慢我发现,虽然没有名衔,但是深大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而且在世界各种榜单的排名也不表现不差,所以会有很多能上985、211的同学报名深大,遇到一些人,跟他们说深大不是双一流、也不是985、211时,他们还不相信。
梦开始的地方
大学确实是造梦的地方。在高中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对自己的未来没什么想法,虽然有努力学习,但就是想着考得好成绩而学。小学的时候有所谓的梦想是开一家小卖部,自己随时想吃零食就吃。
在大学的时候,除了学习,我就探索自己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大一的时候有一个必修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当时的想法是当杂志社编辑,后来经过一番实践调研后果断放弃,我戏称这个课程不要叫职业生涯规划了,就叫失业生涯规划好了,因为打回了原形,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
之后我又去教育机构做兼职、做家教,算是体验了一番当老师的感觉,结果还是很讨厌做老师,此外还有其他的兼职或志愿者活动,从中慢慢发现自己向往的是什么。和老同学谈起我的兼职或者志愿者经历,她们总表示自己在学校也找不到那么多渠道做兼职。所以我感觉如果我不是在深大就读,估计也很难探索到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以前有段时间喜欢看报纸,所以有幻想过自己要是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那就好了。后来在学校论坛发现了报社实习的招聘,给我面试的人正好是以前深大新闻系的师兄,有校友的关系,所以感觉不紧张。后来正式实习,实现了在报纸上发表新闻的幻想,我当时是很激动的。
其实在深大,我们有很多渠道去探索自己的梦、以及追梦。我认识一个师兄,他在一个创业特色班学习,一直不断尝试和实践,追逐自己的创业梦想。我也认识到追逐自己学术理想的人,参与老师的课题或者是师兄师姐的学术项目参加比赛……
深大自由的氛围,让我们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不只是学习而已。有些学校会安排早自习和晚自习,但是深大没有,有的人或许觉得深大学习氛围不浓厚,不适合搞学术。但是我觉得,深大这种自由的氛围,给了我们很多种选择,大学本来就不是高中那样只有死学习,如果你是有理想和各种想法的人,无论你是想搞学术、还是创业、还是从事公益活动,你都可以探索很多门道,你有更多自由、机会选择自己的未来道路。国内外名校留学、做交换生的机会也很多,所以我觉得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还是很多的。
实现不可能
以前觉得不可能的幻想、以及到了深大后产生的某些幻想,实现了。
第一,我参加辩论比赛。
我从小就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害怕当众演讲。在大一的时候,也是因为不善言辞,所以很多社团面试我都败在面试上。所以我很想锻炼自己的胆量,增加自己当众演讲的经验。后来院里举办一次演讲比赛,只要参赛就有50块,想到这些我就报名了。第一次演讲我是很丢脸的,我忘词了,在台上停顿了很久,忘记自己要说什么。虽然如此,我也没有很挫败,还发朋友圈。之后,我参加了第二次校级的演讲比赛,第二次的很难,不仅要主题演讲,还要即兴演说,虽然说的不怎么好,还是没有晋级。不过我这次没有停顿,没有紧张,但是我还是觉得很高兴,因为有了一个突破。再到后来,我们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需要上台介绍的、还有选了一个演讲与口才的课程,就有很多上台演说的机会,虽然说的不怎么好,但不会像以前那样,恐惧演讲,害怕众人盯着我看。
第二,去鹅厂溜达一圈。
鹅厂就是腾讯总部,它就在我们学校附近,我刚入深大就有去鹅厂参观一番的愿望。期间有两次机会可以去,第一次是中国科幻大会,可以去鹅厂听讲座,但是我当时有点事情忙,结束了之后去到鹅厂,保安人员表示已经结束入场了,当时我是很难受的。第二次是我们院团委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去鹅厂参观,不过要填调查问卷,里面设置一些题目跟鹅厂有关,我为了做好题目,搜了一些资料,填的还算表现出自己对鹅厂有了解的。后来有幸被选中去参观了,鹅厂里面确实不令人失望。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也知道了一些关于微信、QQ的事情。
第三,见到名人和明星
大一以来,学校就有很多名人来,且不说各个专业的学术大佬,还有著名作家和明星,我就说自己见到的和印象比较深刻的名人。
学校有很多讲座,邀请一些大佬(国内外各行业的顶尖人物)来演讲,膜拜学术大佬的机会很多呢~我个人有时候会因为好奇、或者是校园记者工作的缘故。见识到很多各行业的大佬,听他们的演讲,能够让我开阔视野。
著名作家
高中看了《三体》之后,就对刘慈欣崇拜得五体投地,当时我真的很爱《三体》,每天都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还做了很多摘抄。曾经的我万万想不到自己能在大学的时候近距离见到自己超级敬佩的作家——中国第一届科幻大会在深圳举办,在深圳大学举办开幕仪式!我当时激动地就像追星族看到偶像的样子。后来也有王蒙等作家来学校开办演讲,但会一票难求。
虽然我不是追星族,但是深大使我变成了“追星族”——是真的在人家后面追着的那种。
在我大一上学期,电影《芳华》的导演冯小刚、两个女主演以及《芳华》原作品作者严歌苓来学校举行电影的点映会,意思就是让深大的学生免费提前看电影。当然,这入场票也要抢,凭手速、网速加上运气,抢到了票。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见到名人明星,印象很深刻。
第二次见的明星是靳东,他主演的新戏《如果岁月可回头》在学校南区取景。在得知他们拍戏的消息时,我和了了快要去学生会开会,结束之后,赶紧飞奔过去,幸好赶得及。他们准备离开,我们看着靳东上车,他回头对我们一笑,挥手道别。(心脏扑通扑通地加速直跳)
第三次,刘涛主演的《面向大海》剧组来拍戏,我在图书馆发现了有人在拍戏,后来才知道是他们,虽然貌似没有见到演员,但是远远地看了一会拍戏。
第四次,谭咏麟等一众香港明星来学校田径场踢足球(一个公益足球赛),作为一个从小看TVB长大的、听粤语歌长大的人,是一次怀旧而且好玩的体验,因为我觉得在现场看足球赛也蛮有意思。
第五次,倪妮,张震新电影也来点映。(后来再有明星来我都变得懒得去了……)此外还有没有机会见到的,以及失之交臂的。有一次,《开讲啦》在学校录制,手速不够快没有票……
说句遭人嫌弃的话,在学校见明星名人多了,大家似乎都见怪不怪了。
唤醒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热情
是社团唤醒我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热情。
当时我加入了深大急救队,是出于对急救知识的好奇。深大急救队是刚成立的,新加入的我们在师兄师姐的带领下,闯出了一条道路。
在刚加入时,我们会在学校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我们这些新成员也接受了培训,后来还去一个医院考到了初级急救证。我们和深圳的一些急救组织、机构合作(抱大腿),所以在接触这些大佬时,我受益很大。也是他们给我树立了一个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榜样,他们也致力于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和普及,我们社团的愿景也是希望提高深大和附近社区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率。我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唤醒了沉睡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热情。我经常能看到某某人在路上通过急救技能救了倒地的人,所以我总是希望社会上有更多更多懂得急救知识的人,不仅帮助自己和家人,还能帮助别人。
我们社团虽然初成立,很多事情都在摸索着在做,所以还有待发展,但是在我大一大二期间,见证了社团做了很多好事情:去潮汕水灾地区救援;参加公益大赛获得第一名;参加展会;和深大总医院、武装部合作致力于急救知识的普及;邀请大佬在学校举办讲座;找社区跟他们合作举办急救知识培训获得……
在这样一个服务社会型的社团,时常会觉得自己有一个很难实现但闪闪发光的理想,我变得越来越关心社会问题,思考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我觉得大学期间参加社团是挺重要的,但是大学社团很多,选择一个好的、能收获很大的社团会比较难。我当时是参加了三个社团,其中有一个社团我的收获感很低,所以选择很重要。
对生活的热爱
我回忆自己的高中生活,虽然是在一个很漂亮的学校生活,但是我却只是一个(没有感情)学习机器,我感觉自己的活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被学业压力压抑住了。
在深大学习、生活,慢慢释放自己的活力、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深大虽然没有古老的建筑,但是一些建筑现代设计感很强,于是变成网红楼。我近年去了云南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院、上海交大等学校看了一圈,在对比之中,不会觉得我的学校景色不如他们。虽然每天看到的景象都差不多,但是我还是会觉得在深大生活真美好——
躺在大片的草地上,看着夜幕渐渐降临
走上高楼,看着日暮晚霞,和城市夜景
在荔枝树林看书
在安静无人的树荫底下学弹尤克里里
在湖边看着黑天鹅们、鸭子们悠闲地游来游去,努力给飞来飞去的鸟儿拍照
吃饱饭后在花园散步,看假山小池游鱼,听虫鸣鸟叫
坐在校园小巴上看着移动变换的风景,以及形形色色的人
晚上走夜路忽然听到温柔的吉他声,也忽然会吃到狗粮
看到喵喵叫的小猫咪在自己脚边蹭蹭身子,心一下子就融化了
经过男生宿舍时因为听到“美妙”的歌声而忍不住一笑
……
平淡的日子,也会感觉到小美好。
虽然一开始的我对深大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是不能接受自己要读深大的事实,但是现在的我无比热爱深大,以及感谢自己当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