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的障碍: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八章:孩子在家庭的位置:儿童的心理处境及其纠正
郝老师在这两章共讲了七个问题:
一、社会情感在阿德勒人格理论中的地位以及与自卑的关系
人与人的差别,本质上是人格的区别。那么,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心理学家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而教育学家则从教育的角度来分析。(学习要丰富自己的思维而不迷信学习内容)阿德勒认为,人格的形成有以下三个原因:(1)人格有整体性,人的行为都是整体人格的体现(根本原因)(2)人格形成的动力是自卑(因为自卑而超越)(3)影响儿童成长的不是客观事实,而是我们个体对客观事实的理解。
一个健全的人格不应该仅仅建立在自卑与超越上,所以,人格的形成除了自卑与超越,还要考虑到社会情感。
二、社会情感培养的管教时间
五岁是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解释世界,支配自己的行为。
三、人发展社会情感的原因
人的不强大(根本原因),因为要保护自己,所以才与他人合作,成为有用的人。人有动物性,也有社会性;人有竞争性,也有合作的本质属性。但竞争性是人类发展的低级阶段,而合作求生存和发展才是文明进化的原因。(在这里郝老师提到一个点,我觉得对我的触动特别的大:多层次复杂的沟通交流形成复杂的思维,简单的交流、低层次的沟通形成简单的思维,固定的交流、固定的合作形成固化的思维。这对于教师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我们之所以放弃安逸,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不一样的色彩,是因为我们不想固化自己的思维,僵化自己的认知。)
四、人的社会情感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2)在合作中保护了自己
(3)在群里中增加了安全感。
(4)发现自己的需要。
(5)借助别人的评价认识自我。
(在这里,郝老师的一个点印象也比较深刻:简单的环境产生简单的思维,复杂的环境产生复杂的思维。复杂的思维把问题看的更复杂,简单的思维把问题看的更简单。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是不是逆境一定会出人才)
五、如何判断一个人的社会情感
这里面牵涉到一个问题——自我中心:自我的认同感,自我喜欢,自我意愿。一个人自私的本质就是缺乏能力、同情心、同理心。这是自我中心的高级阶段。所以,自私是认知问题。用教育来解决心理问题很难。遇到自私的孩童,不要试图给他讲道理来改变他,让他换位,投入到另外的情景中,角色互换。通过换位来发展孩子的同理心,同情心。
六、在家庭关系中,兄妹的次序来看一个人的社会情感
孩子在兄妹中的出生次序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不重要,而孩子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理解、思维认知才重要。所有一切的在外因素都是通过人的思维来影响人。
这里面郝老师讲了几个例子:
1、为什么孩子会一错再错?
因为他对某种错误行为的错误理解没有得到改正。
2、为什么同样的家庭会有完全不同的两个孩子?
孩子的理解发生了差异。每个孩子在家庭中都有自我的认识、认同和价值感。儿童对自己在家庭中位置赢得权利的表达有两种形式:优秀的孩子用优秀的方式赢得认可,调皮的孩子用对抗的方式赢得认可。
3、同样的家庭也会有同样优秀的孩子
这里除了家庭培养方式的问题,就是孩子也会以彼此为榜样、互相模仿,达成共同的优秀。
4、为什么姐姐要更优秀?
其一、其他孩子还未出生之前,姐姐享受宠爱。其二、弟弟出生后,家庭会把注意力和焦点转移到弟弟身上。姐姐被冷落,但同样姐姐也要赢得自己在家庭的位置,赢得父母的关注,让父母喜欢自己。其三、姐姐年长,家庭会让姐姐照顾弟弟。在照顾弟弟的过程中,也发展了姐姐的能力。在理解其他人,照顾其他人的过程中越来越优秀。其四、弟弟一生下来就获得了关注。不用费尽心机去争取。不努力去赢得。被父母拿来和努力且优秀的姐姐做对比。弟弟变得越来越差,(被挫败,没有自尊,失去自信)姐姐变得越来越优秀。
七、父母的特征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这里面郝老师也是举出几个例子来增加我们的理解。
1、强悍的母亲对女儿的影响?
其一、孩子会模仿父母,父母中谁比较强悍,孩子模仿谁。
其二、孩子叛逆、极端讨厌、对抗中成为那个令自己讨厌的母亲。(宿命)
认知形成人格,人格影响命运(西方悲剧的本质)
2、影响孩子认知的因素很多,为什么我们单单要分析家庭因素呢?
家庭是孕育个体生命的地方,儿童关键期都在这个场所里形成和发展。
最后,郝老师引导大家思考,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心理学,理解自我的认知是如何形成的。只有理解了自己是如何形成的,才能了解儿童是如何成长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教学,我们如何学比我们如何教更重要。
改变学习方式,改变教学方式。
我们怎样学我们就会怎样教,理解了自己也就理解了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