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面试

希望我对过往面试的情况的记录能对你们有一些帮助。



反思过往五年

反思:第一没有好好了解自己,有时候一切皆可能也代表着一切皆不可。第二没有形成自己的原则与方法,事物具备普遍性,需要将事物的普遍共性总结后形成自己对其的理解。第三学习的model是输入-转化-输出。


在过往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完成领导布置的当下的任务,根据自己对业务的熟悉程度进行推断出方案与结论。

在以工作目标,或者是以季度KPI为目标完成工作,就在“完成”这样的上限并不高的情况下,有时候还会遇到各种乱七八糟糟心的事情,导致在“完成”上打折扣。


什么原因让我感觉到这样是不行的?  在面试被吊打时。


当优化了自己的简历,让简历看起来非常的强大,工作经验丰富而业绩满满,但一到面试的时候没有在价值观或细节领域上战胜面试官,多次下来自信心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自信心在一次又一次的面试中渐渐流失。

这些基础的情况还需要叠加很多其他的元素,例如更换行业、更换岗位、期待的薪资待遇、期待的公司等等。

另外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流逝,面试官也会不断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离职X月你却还没有找到工作?当时手足无措的我需要找一个理由“合理”说明为什么你几个月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只能找到一些正劲的借口给到面试官让自己看上去更加合理。

当裸辞、长时间找工作、自信心降低每日煎熬着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状态会越来越差。一边在北上广深十几坪的小屋不断挣扎,一边每天都会不断的思考自己有哪些问题,如何提升,如何改等等。



对新工作的准备

准备1:了解自己

就我而言希望能换一个行业,在过往的几个月中不断了解自己是什么样,在从事有意义的行业,能提供给人帮助且的行业,自身更擅长1V1进行沟通和对接。后续我在旅游的过程中发现旅行本身若不具备意义,单纯的风景、娱乐是没有办法获得喜悦的,也让我了解了自己其实有很强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来自于对了解事物是什么样,解决办法是什么等等需要回答的内容。

很多人在说本身的特质时时常能听到“好奇心,我有一个很强的好奇心。”,我也在思考自己是否有好奇心,后面发现其实很少的,因为我认可并认同世间事物于人,这是一种强大的包容心 ,认可其存在也认可其存在的意义,也多少有些中庸的味道在其中。

经过多次对自己的内在观察,我发现自己非常注重外表是否美丽,这点直接映射在了我对形体的追求以及与人交往时更多的关注对方的形体如何等。


准备2:学会如何学习/思考

就关于如何学习以及如何思考在之前我看了很多的书,将书里的内容总结整理写成了文章,如果有兴趣可以查看我的个人主页。

(偷偷说一下,好处就是你的逻辑能力会有所提升。)


准备3:确定未来规划并解决问题

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得到什么会更喜悦从而不断驱动自己前行。期待去的公司所在的行业是我不曾涉及的领域,所以需要对行业情况进行摸索了解,清楚行业所服务人群特征、企业能提供的价值所在点是什么、产业链条是什么等,了解这些其实也是不够的,因为我岗位也有所更换,所以我需要补齐对方岗位所用的方法论和业务细节情况,过往的玩法是如何,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等等。

单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我希望能找一些业内人士来帮助我很快的清楚来龙去脉,但是很可惜的是并没有人能够从行业、公司、岗位上给你提供独特的信息帮助,大部分只能提供普适教条式的框架给到你,自己还需要不断在路上摸索。

这里总结的教训是日常工作里时常关注其他行业的动态,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高价值、半衰期的事情会给自己很多的帮助。还可以使用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进行跨行业分析,不断执行才能成为受益者。




谈遗憾

这次整体面试的机会非常非常多,由于自己的表达能力不够导致错失了很多的机会,一次是宜信的面试,经过多次的面试我对面试的内容已经非常的熟捻,但在我得知面试我的是产研负责人的时候,我瞬间紧张起来了。在面试过程中,我一直关注着对面男人脸上锁住的眉头,感觉到对方觉得我并不怎么样,我仿佛被打量的猎物,内心一个劲的告诉自己“完了,你完了。” 

而面试官也曾多次让我放松,不要太紧张,但是我并没有放松下来,宜家的高楼上的太阳也更加让人晃眼,整个头脑晕乎乎的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似乎说什么都是错,晕晕乎乎的暂停了面试,恍惚走出了大楼。

针对这件事情,在我过往的面试中也多次有感受到。面试是一次双方交锋后亮出自己的底牌,支撑自己的底牌如果不够强会在对方面前显得弱势。

底牌是什么?一个是能力表现,一个是自信心。自信心的建立并不是什么每天看着镜子对自己说:“你真棒!”。这样的方法对我来说完全没有用,我需要去提高多方面的实力再去battle,就像一个辩手一样综合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多与行业内的人交流从而获得信息,最后不端输出自己的看法和业绩点,用这些代替自己说话。

谈结果

看到这里的朋友都会想知道我是不是换行业、换岗位成功了? 其实我只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是因为行业遇冷极速下滑导致行业人才缺口急剧收缩,开心的是我更换到期待的岗位。或许有人会说,那你之前那么多的努力岂不是都浪费了?并没有,我从自己准备这样一次找工作的经历还是开心的。为什么?因为我从这次的找工作中知道颓败时自己的状态,如何去看待并不让自己陷入同样的经历以及遇到更加糟心的事情时我应该如何去处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