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师写了一篇文章,他说到自己当高级职称评委时,遇到一些老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答辩时专业不对口,对课标不熟悉。有的本来是语文专业,学校这两年让他教数学,所以对语文教材很陌生。作者说,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师生”吗?据说当年相当于211啊,想不到专业水平这么低。
我很愤慨。60、70后这批中师生,本来是中专学历,由于初中缺教师,不少人被拔高使用。都说中师生没有专业,学校缺什么学科就让这批人教什么。我当年教过英语、数学、美术、地理,我的同学教初中化学、物理,都是边学习边教课。
尽管一些人后来通过高教自学考试、卫电函授等,学历进修为本科,其实与全日制本科毕业差十万八千里。但这部分人,依靠自身的聪慧,依靠敬业精神,绝对可以胜任任何学科的教学工作。
这学期教语文,下个学期学校缺少数学老师,因为你适应性强,你就顶上。这就导致任教学科不固定,专业研究缺乏深度。
不是这些老师不愿意学习,而是疲于奔命的忙工作。我的一位老师,做学校教导主任20多年,如今五十多岁依然是中小学一级,他平时任教两个班的道法,其实是语文专业。他整天忙于学校的教学事务,兢兢业业,却疏于对自身专业的规划,疏于对自身职称的思考。
等到临近退休,看到学校里一些小年轻人都纷纷评了高级,有的甚至是自己当年的学生,自己有些不甘心。可是,自己讲课总感觉普通话不标准,对电子白板操作不熟练。
我任教六年才转正定级,正常是工作一年后转正定级。学校没人通知,等到我的学生毕业转正定级,问我这个表怎么填写?我才知道自己原来没有转正呢。至于专业是什么,从没有人说过。有人说,普师就是什么专业都行,什么学科都能教。
我这三十年,除了化学没教过,其余学科都教过。样样通,等于一样也不精。所以,自己就没有底气与任教二三十年的教师相比。就像打了十几口井,从没有打出一眼深井。
所以,没有评上高级的老师,我反而觉得他们最可敬。他们对待教学和学生,没有丝毫的功利心,没有为了职称刻意去取悦制度,没有成为职称的奴隶。他们才是最纯粹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