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怎么培养的这个问题,将从以下三个问题来交流。
1.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策略
2.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培养策略
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合作学习小组构建的问题,由于在改革的初期我们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但引缺乏理论的指导,我们查了很多文件的资料,对于小组合作的学习一般只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对于具体的操作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加之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学生是不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说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知道前后四个人,顿时围成一组,你也不知道他说的什么,你也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因为声音很大。看似学生热闹的讨论,究竟讨论什么,老师根本不知道,老师只能茫然的看着。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形式,看一些公开课也是这样的,大家凑到一起,说的不亦乐乎,最后效果如何,好像真的不太好说。
学生小组交流到底怎么说、说些什么,都不太知道。发现小组学习时存在一下的问题:
1.无序。由于合作学习之前没有充分的思考,合作学习时学生的声音很大,不要提使用什么文明用于。
2.无运转。好学生在小组学习当中成了主导,教师成了旁观者,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指导,汇报团结更是好学生的独角戏,他自己在那说。
3.无效。小组学生过程当中有时甚至矛盾计划,合作学习中断,不能有效的互动,不能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怎样培养他们,让他们有序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实践的操作策略。
我们拟定了这样的小组学习的策略,从人员组合、角色分工、座位排列几个指标来确定一个策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更为合适,低年级两个人为一个小组更为合适,要以小组为单位,与班级的各项评比结合,增加小组的凝聚力,在小组选一个有威信、能组织小组学习的成员为组长。角色分工,确定以下几个角色,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督察员。作为2排列,变传统秧田式的座位为四人一小组,即四课桌两两相对,这样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同时,对小组同学进行编号。学生在讨论交流、梳理观点的时候,不用写名字,就写一号观点的学生是什么。
根据我个人的实践经验,我们要把学习小组与日常的评比活动进行捆绑,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也是一名班主任,进行捆绑之后,小组的凝聚力更强。比如说中午打饭的时候,给小组进行评比,把饭吃干净。纪律也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会以小组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誉,小组得到了奖励也是自己得到了奖励。三个人做的很好的时候,那个人也不好意思拉后腿,对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好处的。
小组长的选拔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在同学当中有一定的威信、组织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得对小组长进行一个培训、培养,告诉他怎么组织大家交流,一句话怎么说,得一句的教他,以培养一个人、培养一个小组来辐射其他的人、辐射其他的小组。可以借助与录音笔,可以在小组交流的时候进行录音,表现好的小组就在班级给他当成一个标杆,播放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视频,让大家欣赏他们组是怎么学习的,让其他的小组进行模仿,在一定时期之内,各个组的合作学习运转起来。小组在讨论的时候,哪块出现问题了,及时告诉他们,这堂课都跟着几个小组,甚至几个课时都跟着一个小组,经过一段时间,小组学习就会步入正规,如果再出现问题都是零碎的,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解决就可以了,这个过程下来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一旦小组形成这样的模式之后,同时也明确了小组学习任务的清单,组长的任务是什么,记录员的任务是什么,中心发言人的任务是什么,督察员的任务是什么,大人跟他说你就干这个事,他不明白,得把一条罗列出来,让他知道每个步骤做什么。中心发言人的任务清单是,总结梳理小组的发言内容,借助汇报卡进行汇报,汇报出小组困惑的地方和不理解的内容,虚心接受建议,并为之辩护或澄清。我们也对汇报内容进行了调试,每个人都说,每个人说的观点不是个人的建议,是代表小组的建议。如果你同意其他同学提的建议,就说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督察员的任务,督察所有人是否参与小组学习,保证纪律、提醒不认真倾听和思考的组员,组员依次发言。比如说稍微调皮的学生,给他督察员的活,在一个小组之类每个孩子都有明确的任务,不至于游离小组之外。
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样式,小组分的是否合理得当。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也发现这样的误区,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做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发现好的学生太强势,学习差的学生比较感觉到自卑,怕别人看到,形成了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失败现象,可见这样的小组学习就名存实亡。
在明确责任、分工与个人特长的基础上,采取自由组合的原则,重新组合做到了优势互补,使那些学习差、组织能力强等等各种学习,由原来的不起眼变成了班级的小明星。达到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势的目的,通过这种互补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只有在同一水平上的合作学习,成员之间是平等的,使他们推心置腹的交流,同时不必担心别人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说长道短,这种分组适合高年级。低年级还是要老师调配完成。
动态管理,学生在小组学生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不要轻易的打乱组员。在此期间可能有一些小的调试就可以了,不要进行频繁的换组,否则会使刚刚产生凝聚力消失。小组学生重新进行一个微调,轮流担当组内的职务,使每个人都体验到成就感,避免个别成员游离组外的现象。组长霸权现象、组员发言无序、汇报时不能梳理出个性和共性的问题,对有争议的问题没有进行讨论和澄清。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种方式,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效果,减少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充分交流。课堂上不再有因为时间关系,只请两三个学生发言,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正视自己的能力,让他们敢说、善说,形成探究的学习态势。学习速度的调整,哪里不会点哪里。 在交流时必定会出现不会倾听、不会说的现象,指导怎样质疑,但不知道如何论证,面对这么多的问题,老师应该明确哪些是共性问题,哪些是个别现象。针对共性的,随时在课堂当中喊停,在课堂中进行指导。影响教学的进程,我想这是给孩子一种得当的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也为日后的这种高效课堂做了很好助推。所以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电梯培养学习在现在的课堂上,达到充分的交流,充分的协作,充实的汇报。
小组合作学习规划和要求:
每一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在倾听他人发言时怎么做?
听取发言要小心、要专心、努力听懂别人发言。边听、边思边记记住要点。同时思考他说的话哪些有道理,并友好的作出切中要害的合理评价。。别人发言时不随意打断,有不同的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说完后再提出来。听人发言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用礼貌用于语,“您能否”或“你是不是可以”。学会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包括你怎么说?怎么回答?讨论问题,围绕这个讨论中心,谈看法有依据、能说清楚理由,语言表达清楚明白,遇到难的问题记录下来。
在班级讨论时,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谈看法要有依据,能说清理由。发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别人提出疑问时,要耐心解释,态度友好。
在互助合作方面,主动、热情、耐心帮助同学,对帮助同学不说讽刺、嘲笑、挖苦的话,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营造团队氛围。帮助同学时,要向同学说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困难的问题,接受帮助感谢,在反思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补充原来自己的看法,真正不完善的地方。
反思和质疑,独立思考、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肯定与自己的相反的看法,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整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和看法。
自律自控,要服从组长安排。小组讨论时有序发言,声音适当,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不讲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服从组内大大数人的意见,个人意见必须保留,在全班汇报交流时再和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意见。在我们看来这个,规划要求是非常相近,按照这个规划和要求来教孩子怎么学,时间怎么来安排,怎么会说。
在小组学习当中,尤其高年级讨论每个问题时,我到他们身边会听到小组组长说“不要说,与小组讨论问题无关的内容”,他们经常会说这样的话,跟我们讨论问题第一点要求,就是深入人心记住了这一点要求。根据这个小组学习规划和要求,我们又出了一个老师进行探讨的研究出了一个小组学习机能培养,这个更加细化,从声音、顺序、参与、倾听、表达、思考、对话、总结、记录、发表、评价等指标等具体规范孩子在小组学习的做法不一一进行赘述,但是非常相近。
“说的很全面,不过有一点,我不太同意”,这个在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同时,也在培养小组的成员的社会性,怎么跟同学交流,怎么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会伤害其他同学的自尊。
怎么评价别人、怎么发表自己的观点,孩子们怎么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说孩子到讲台面前声音清晰、大方、有礼、表达清晰、分工明确等等。这都是我们经过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梳理出来的。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我们学习技能、学习技巧提出来,张贴在学校的墙壁上。这个就是低年级关于讨论谁、声音控制的提示牌。低年级口语交际课是我们重点开发的的单元,作为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载体,每个班都张贴这样的提示牌。这是中年级的提示牌,都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把它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还有利用一些关健词的形式把它给记录下来。
各个班对音量的控制,形式都是各种各样。这是小组学习技巧墙,旁边的小房子是进行评价的,哪个小组在哪个方面做的好,及时给予评价。内容大同小异,形式多种多样。从交流倾听、梳理汇报四个环节提出了一些要求。对于学习时间的把握和控制这方面,小孩掌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候交流起来不受时间的限制,开发了这样一个时间控制的软件,在学习指南上,把时间控制软件放上去,输入一个时间,它就自动点一下,自动的倒计时,孩子们在看学习指南的时候,看时间的限制,时间差不多就会自动停止交流,或者是加快讨论交流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