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萧秋水老师的公众号文章《表达感谢的方式不只是请吃饭一种》,秋水老师在文中犀利的指出:
为什么一想到感谢就是吃饭?
说白了,其实可能是如下原因1、不愿意动脑。
2、太自我。觉得吃饭就是投对方所好,完全不考虑是不是这样。
3、不爱学习,生活常识匮乏。
4、吃饭省钱。
5、……自己想想吧。
读到此,是深以为然,毕竟请吃饭真是太简单了,哪管你开不开心。美国传教士雅瑟•史密斯所著的《中国人的性格》中,讲述中国人“恪守礼节”的性格特点时,有一段将这种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
他说,中国人的礼节更多的是想要表现自己深谙礼节的愿望,而不是希望客人舒服。比如你到中国人家里做客,你不想喝茶他却坚持要烧开水来给你泡茶,结果你的喉咙被呛得像刚吞下一味苦药。
这种情况,你、我应该不会陌生。
小时候去那个远房的亲戚家,因为吃不惯她们家做的菜,你不好意思说,默默的吃得少,可是她们总以为你在害羞,非得帮你夹菜,你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对这种现象,这位传教士先生说,但是主人这样做至少表明了,他知道如何待客。客人不高兴,那是客人的事儿。
用吃饭的方式去表达感谢,何尝不是此理。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毕竟吃了这顿饭知恩图报的目的是达到了。
100多年前的中国人亦然如此,再加上中国人请客吃饭的文化源远流长,这种观念必是根深蒂固了,大家都如此,我何须想太多,已然形成了一种默认的“传统智慧”。所以,提起示谢的方式,首先想到的就是吃饭了。
无疑,以吃饭来示谢是一个入了“传统智慧”坑的典型例子。
那么,什么是“传统智慧”?我们来看看创造这个词汇的经济学传奇人物加尔布雷思的定义。
传统智慧是指:那些虽然没有切实证据证明,但却因为被广大精英和权威人士所传扬而成为社会共识的观点及信息。
吃饭示谢这件事,表面上看来似乎不是“传统智慧”,但其本质实属一样,其隐含的意思都是,人们总是倾向于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思考、采取行动。
想起那个“一孕傻三年”的诅咒。生孩子之前,总是听新妈妈们念叨,我现在这样,哎,全是因为一孕傻三年的原因,我也是深以为然。生了孩子之后,自己也差点入了坑。
产假休完上班没几天,我就忘记了银行卡密码,同事说你是一孕傻三年;上班坐过了车,同事也打趣你是一孕傻三年;说着说着突然忘记了某件事儿,同事安慰你一孕傻三年。那阵子,感觉自己都快疯掉了。
后来,看了很多科普文章,再分析自己的行为,一孕傻三年简直是扯淡。事实上,忘记银行卡密码,是因为那张卡太久没用了,孕前我也有过忘密码的事儿(当然,现在已经采取措施了)。上班坐过车,很多人都遇到过吧,有时一困就睡过了也还算正常吧?还有那个,说着说着突然忘记想要说的,很多人都有的,特别是说话时被别人突然打断的情况下。你看,这些“传统智慧”有多要人命。
鸡汤文,从本质上也是如此。鸡汤文的例子也是太多了,比比皆是。那个朋友圈经常爱转的马云说(马云真是被微商玩坏了),大家都看过了。这类鸡汤完全秉承“被广大精英和权威人士所传扬”这一思路,没有的,也要创造出语录来。随便搜索了一下成功学的经典语录,其中有一句,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会有倍增的回收,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事实上,很多时候由于方法不得力,不要说回收了,没退步就算好的了。还有,积极向上成功在望。这个恐怕那家要求员工跪拜老总谢恩的火锅店会拿来当口号。
现在,反鸡汤也是热火朝天,再举例就有凑字数的嫌疑了。
还有数据帝,喂,那个正在暗暗偷笑的,说的就是你,你也好不到哪儿去。数据帝总是拿数据说话,数据一摆出来似乎就无所破绽了。可是,数据往往会说谎,数据会被滥用。数据作为工具时,专家往往会为了达成某种目的会只选取其中的部分数据,或是捏造数据。
《魔鬼经济学》中有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早期,一项针对美国无家可归的研究,专家米奇.斯尼戴尔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宣称美国当时至少有300万人无家可归,每秒钟会有45名无家可归的人死亡。这意味着有超过1%的人无家可归,美国每年有14亿无家可归的人死亡,而实际上当时美国人口总数为2.25亿。最后,有人质问,这位专家竟然说因为当时记者一直追问他具体数据,所以就随口捏造了。
这个数据由于太过于荒唐,而被识破,还有更多的其它数据呢?大数据又并不掌握在大众手中,但是数据只是数据时也无用。有开放的数据,可能有小部分人去求证,大部分人依然蒙着头,浑然不知。所以,当专家为了某种利益捏造数据时,公众很多时候是无力分辨的。
如若数据作恶,其可恶程度只会比鸡汤文更甚。
鸡汤文也罢、数据帝也好,其实都同“吃饭示谢”这类习惯性行为、“一孕傻三年”这种传统经验一般,从本质上跟“传统智慧”是一模一样的。“传统智慧”简单、方便、偶尔还会让人感觉舒服。
那么,“传统智慧”真的不可靠吗?
《魔鬼经济学》的作者指出,认为“传统智慧肯定错误”的想法无疑是愚蠢的,但需要注意到“传统智慧”可能是错误的。学会质疑,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尽信书还不如无书呢。比如,网上炒的热火朝天的事儿,是否有看到某个说法,好像是这样的,然后就转,或是就骂开了。这个事件,有没有先去全面的了解不同言论,尔后才下定论。
数据可以作假,不可全信。鸡汤文也并非全无理,关键要看用在什么样的场景。不看实际情况随意下定论都是在耍流氓。
回到吃饭示谢的话题,如若你真的想感谢一个人,多动动脑子,不要想当然的吃饭,不仅要达到感谢的目的,而且还要让所谢之人如浴春风才是正解。至于除了吃饭到底有哪些具体的感谢办法,不要问我,我也是学习者,请自行搜索萧秋水老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