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和君商学院第十届毕业典礼的大日子,四面八方学习汇集北京,如同奔流到海的河流,汇聚成了强大的青春的道场。
他们都有一样的青春韶华,都有一样的不甘平凡,他们互称兄弟姐妹,无关年龄,尽管存在20多岁的年龄差,但是仍然可以无话不谈。他们来自七行八作,完全没有办法统计从事的职业,工农商学兵都有。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甚至曾有大专生,因心诚志坚,经过多年苦苦追求,终得步入商学院的圣堂。他们有不同的身份,公司高管,哺乳期妈妈,作家,摄影家,电视台主播,当谈起同学之情时,又都突然间统一了身份,和君光荣系学子。他们有很多有特别的身份,往届学子的妻子、先生,从不理解为什么整天可以精神饱满去追求商学,不理解为什么这群人一见面就能够紧紧相拥,到他们慢慢地认可,支持,并最终走向了申请的道路,一路走来,成了光荣系。还有的学生,我们要祝福他,在一年的学业中,孜孜不倦,正心诚意,无私奉献,最终打动了某个男生、女神,一句“哥/姐,今生你去哪里,我就随你去哪里”,胜过无数的蜜语甜言,华丽诗篇。
无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抑或学业上,这一年是高密度、高强度的。命自我立,如果用心,你回收获一个比较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你会获得无数个亲密的同窗好友,你会积攒起来足够出一本书的文字,你会养成一个优良的习惯,你会塑造一个更完美的体型,你会习得更加优秀的气质。当然,我也承认,会有一些人,只是把商学院的文化理念挂在嘴边,或者出口成诵,并未理解其中深意,更不可能付诸行动中,更勿说产生了切实的变化或者生产力。也有一些人,只是习惯性作为旁观者,只要保证自己能够顺利毕业即可,没有拿出应有的真情这专注,成了一批高智商的健全的残疾人,很多事情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言而不信、避而不谈,其实自始至终就没有融入过这个集体。更有甚者,他的目标是明确的,来到商学院就是为了混圈子、混资历、混资源,把身边的同学无形中当成自己的利益开发点,投机钻营,只不过掩饰得不错罢了,也勉强地混毕业了。各色人等,都在这个舞台上粉末登场,最终会接受时间的检验和审判的。当然,这些人绝非商学院的主流,列出来,只是让大家清醒地看到全面的光谱而已。
2年前的今天,我们八届北京五班,最后一个毕业晚会节目,结束后,真的有一种曲终人将散的内心悲凉,这时候,我远远地离开了人群,自己安静地待一会。我猜,班级上年龄稍大的老高给我的心境差不太多,他也在人群之外。
那一夜,我们班级集中在一起,大家回顾一年的时光,彼此袒露心扉,说了很多,也有很多兄弟姐妹泪流满面。但是,那只是人生的一瞬,我知道我们曾经说过的一年一聚,大家不要走散了,都会在现实、在各自的事业、各自的小生活面前投降。
如今,过去2年了,班级的聚会少了,几乎没有了,有人号召一下,到场也不过五六人。我不会再奢望有当时的那种感情了,也希望今天晚上还在的兄弟姐妹能够好好珍惜。
人生不易,人生没有彩排,每次都是最后一次,不可复制。
希望大家一切安好,江湖风浪高,各自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