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扬州城——三日游补记(上篇)

家中二老一直有板桥情结。小时候,家里的正堂挂有:郑板桥的“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领异二月花”对联,几根细瘦的竹子,长在一块坚硬的石头的《竹石图》作为中堂画。东墙上挂着我至今难得真味的“难得糊涂”。

所以,当2023年中秋节前,我提出带二老去扬州旅游的时候,他俩基本上是非常愉快地答应了。

尽管行程是9月24日开始的,但功课在9月初就开始了,去哪,吃啥,我和老妈一直在群里讨论,老爸一如既往地不操心这些细节,反正他老人家是全程跟随。

从菏泽去扬州没有直达车,需要从商丘站倒车。买票的时候,没有买到下铺,但遇到了好心的列车长,看到二老年事已高,主动将列车员休息的下铺换给了他们。

如果说江苏只去两个城市,每个人也许会有不同的选择。但在我心中,扬州是非常值得二刷、乃至三刷的城市,不仅仅是出于“扬一益二”的执念。

9月25日上午,战友田先生的朋友一早驱车前来,陪同提前一天到达扬州的我,到扬州火车站接到了风尘仆仆、精神矍铄的二老。在我入住的宾馆少事休息,略尽早餐后,便退房到石塔寺附近的新住处。

下了公交车,扬州老城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见绿化带内有一石塔,五层正六面体,塔檐边雕刻有简单粗犷的花纹图案,石栏上刻有牛、马、龙、凤等动物浮雕。石阶两侧的石面上,刻有二龙抢珠和莲花等图案。各层各面上还雕刻有佛像。这就是古称木兰院的遗存“唐代石塔”。与此塔相关的“饭后钟”典故流传至今,苏轼在任扬州知州时,曾就此典故的主人公王播写过一首诗,最后几句是“斋厨养若人,无益只贻患。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导航到附近的宾馆,颇费一番周折。尽管宾馆标注的文昌中路店,但其实门朝淮海路。

在宾馆安顿停当,见二老兴致勃勃,便起身到附近的扬州八怪纪念馆。

很近,步行,不到10分钟,就到了扬州八怪纪念馆。扬州八怪纪念馆、西方寺、金农故居其实是同一个地方。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自封“三朝老民”,一生布衣,以卖画为业,性格豪放不羁,视金钱如无物,一生清贫,晚年寄居在西方寺。

西方寺大殿在咸丰三年毁于那场著名的战火,虽战后一度重建,但大殿里面的建筑不再。现存主殿为明代歇山重檐楠木结构,柱础采用覆盆式卷杀工艺,大殿内彩绘系五彩遍装,不用藻井。主要部分梁、檩、枋的彩绘保留了宋代风格,次要部分花纹与底色多用青绿色及黄白色相互衬托,色彩不复杂,构图鲜明,多用连枝图案,花纹轮廓简单,为明代早期彩绘之风格。柱子、斗栱现仅存小片彩绘和一些痕迹。现大门刻有两幅对联,板桥、金农各写有一幅,是扬州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现在被作为扬州八怪纪念馆的主体部分。

金农寄居室展现了“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书画创作生活的历史氛围,为西方寺方丈室。金农晚年信佛,专事画佛写经,金农寄居室内复原了他起居绘画的陈设,中间有一幅金农的自画像,左右两壁挂四张书画即金农的《壶天春色图》、汪士慎的《梅枝图》、郑板桥的《题画诗》和罗聘的《竹石图》。

大殿左右的长廊内有扬州八怪书画作品碑刻,老父亲喜欢书法,细细品咂。老母亲喜欢古建、摄影,不停取景拍照。三人以扬州歌吹台为背景,合影留念,这是扬州行的唯一三人合照。


离开纪念馆,走最美驼铃巷,这是“南柯一梦”的发生地,唐代还建有道观、“骆驼山”、不过现在只剩下一棵千年古槐。


在四望亭附近等网约车去小盘谷。亭为砖木结构,八面三层,攒尖式瓦顶。底层四面皆有拱门与十字街道相通,故有“过街亭”之称。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或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原名文奎楼,后称魁星阁。清咸丰三年,太平军将领林凤翔、李开芳率军北伐,曾立昌留守扬州,“架木四望亭,伺城外”,故称四望亭。


小盘谷,是我在重温《话说运河》节目时,发现的一宝藏去处。大概是此节目距离现在已将近40年了,专门来扬州寻找此地的人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在徐凝门大街下车,按照标志寻找这一藏于平民区之中的园林时,一度怀疑自己走错了,没有数,大概曲曲折折10多次,终于找到,真乃“大隐隐于市”。小盘谷得名于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用文中的一段话: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就是小盘谷造景造园的真实写照。

一道花墙将其分隔成两个庭院。一边是琼楼阆苑,一边是绿叶扶疏,其间有月洞相通,似隔非隔,一幽一旷,一密一疏。湖石假山,临日兀立,高险磅礴,山上峰峦重叠,狭路逶迤,山下悬崖幽壑,流水淙淙。山洞清幽,设有棋桌。山顶平地如盘,筑有风亭,坐亭中可观全园景色。谷中有山有水,有曲尺形花厅,有水阁凉亭,有水上石梁。在山洞北口与陡峭的石壁,曰“水云深处”,这里水面上没有架桥,而是以相互连缀的石块供游人行走。以石代桥,称为“撰步”,也称作“步石”,平增几分烟水野渡的趣味。

小盘谷堪称咫尺雄浑,别有洞天,妙趣横生,道法自然的园林小品。


出小盘谷,本应原道返回。但在扬州,如果走回头路,未免有些可惜,总想多看些风物。何况小盘谷况小盘谷地处的南河下又是扬州重点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现存有32处文物保护单位,战友田先生多次向我推荐。因为事先没做充足的功课,没有按图索骥,我们只是在街区里七折八折一番,大概只经过魏源故居。不过,房屋全是清一色的天青色砖瓦,写满了旧时光的记忆,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走下来,感觉还好。

从引市街出来,看了看古运河,向西,走渡江路,寻找附近的蒋家桥饺面馆。毕竟,逛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补充碳水呢。途中,吃了一盒油炸干子,作为小吃。

终于吃上了附近的蒋家桥饺面,这是扬州的本土百年老字号连锁餐馆,以经营饺面、锅贴等传统淮扬小吃为主。主打菜品虾籽饺面将馄饨与面条组合,配以虾籽熬制的鲜咸汤底。老妈好像对此搭配不太感冒。

吃饭的时候,我搜了一下,发现东关古渡就在附近。

再接再厉,经过皮市街,再向东,终于在暮色降临的时候到达了东关古渡。皮市街是连接东关街与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的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的繁华富庶街道,现在是扬州古城极具浪漫气息的“网红街区"。东关古渡,华灯竞处,人流涌动,欢声笑语,乐事融融。老妈向来不喜欢人多的去处,再加上一路风尘,已是疲惫不堪,拍了几张夜景后,便打道回宾馆。

我带着两名75岁左右的老人,硬是走出了“特种兵”的节奏,不得不佩服前两年他们的精力和体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年2月29日-3月1日跟团游览了扬州,南京的几个地方。瘦西湖,个园,东关街,夫子庙,钟山,雨花台。虽然去做...
    简书2017阅读 3,730评论 0 0
  • 在南昌上大学,两个人本来想去远一点成都或者重庆,但是感觉实在太远,又没钱做不起飞机,最后考虑再三决定去南京...
    MyQueenn阅读 3,712评论 0 0
  • 有备无患(出发前的准备) 1.身份证2.手机3.钱包(备上几百现金)4.雨伞5.手机充电头、数据线6.剃须刀(男士...
    陈盼同学阅读 4,980评论 0 0
  • 文/郑汉兵 我和老伴都是七十几的人了,古稀之年无所求,开心路上度年华。闲来外出观山水,开心快乐每一天。外出旅游早已...
    卢树枝阅读 761评论 0 2
  • 文/郑汉兵 我和老伴都是七十几的人了,古稀之年无所求,开心路上度年华。闲来外出观山水,开心快乐每一天。外出旅游早已...
    汉树文阅读 74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