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看到小区里常有几个穿着校服的男孩子聚在一起,年龄六年级到初一的孩子那么大,小区里很多大人都说他们不成器,因为他们常和几个穿着有点匪气抽着烟的青年在一起说说笑笑,放假这几天我着留心观察了一下,每当放学时段看到他们的举动,我就担心是不是孩子们受到了什么威胁和引诱,有一次我故意从他们身边走过想一探究竟,走的很慢,竖起耳朵使劲听他们讲些什么,结果是他们聊着某某同学挨老师批评的事……当时自己忽然觉得自己不可武断,听了他人片面的言论,就先入为主的给孩子贴上问题孩子的标签是不妥的。
巧的是今天隔壁楼的泽妈妈和孩子闹翻了,后来经过确认,是妈妈神经过于紧张,自以为是的误判了孩子,弄得儿子不搭理她了,一整天他都很自责,问我咋和儿子缓和才好。
小泽的妈妈在我看来是很重视孩子教育的,同时她也很担心已读初一的儿子染上吸烟的坏习惯,为此,她总是疑神疑鬼、提心吊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她在收拾儿子房间时发现抽屉里放着一个打火机。“我家有两个打火机都是在厨房放着的,再说这种款式的我家也从来没有过。儿子为什么要放在隐敝处?他前天晚上为什么早早就关了房门?还有他前几天没有按时回家说是和同学玩去了,是不是在一起抽烟?”这样翻来覆去地想着,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儿子可能抽烟了!
第三天,看到儿子下学后在房间坐着也不写作业,她就拿着打火机走到儿子面前:“这是什么?”口气严厉得吓人,根本不需要儿子回答便想进一步的教育和训斥。小泽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一只打火机吗?”“从哪儿来的?”“捡的。”“在哪儿捡的?”“就在门外的大路上,那天我一出门就看见了。”
这时,妈妈以一副不相信的语调说:“你就那么会捡?为什么还要放到抽屉里?你不要再和我耍小聪明,给我如实交待吧,是不是跟那些坏孩子学会抽烟了?”“没有,我才不会抽烟呢。我只是觉得样子可爱、好玩就放起来了。”“你还真会编,你以为我会相信?”这时,儿子生起气来,大声说:“我才不在乎你是否相信呢,你随便去想吧!”说完,儿子就头朝里躺在床上,把妈妈凉在那里。此时,妈妈也非常生气,认为自己完全是为了儿子好,他却不领情,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难沟通、难教育。”
出现这种局面完全是妈妈消极的先入为主的观点激怒了儿子,这完全是审问、盘查的态度引起了儿子的反感。对孩子成长的深切希望,常常使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过于激烈、过于偏颇,这就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在父母发火的一瞬间,孩子会觉得父母充满了敌意,而无丝毫的温暖。孩子的这种感觉会将他们推向抵制的边缘,更会觉得父母对自己不信任、不关心。这样就激化了亲子之间的矛盾,长此以往,孩子真的会自暴自弃,本来没有的就朝着父母不信任和担忧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