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贝叶斯定律快一年了,从开始的只记住概念,到现在能慢慢的熟练应用。
使用贝叶斯概率的时候,虽然用词不一样,但是思路差不多是一样的,在对一件事情不了解的时候,不要随便下结论,根据已有的信息赋一个初始值,然后根据新的信息不断的调整,逐渐拼凑出出接近于问题的真相;阅读了《统计学关我什么事》之后,可以用数学的定义来了解贝叶斯定律了,比如初始值被称为先验概率,拼凑信息的条件称为条件概率,接近于问题真相的概率称之为后验概率
阅读《统计学关我什么事》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贝叶斯逆概率?什么意思呢,就是把算出来的后验概率的相加之和调整为1,比如一个可能发生的事件概率和不可能发生的概率的值是0.2与0.7,通过标准化条件之后,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2/9,即0.222,不发生的概率是7/9,即0.778;根据重新调整,是他们的比值为1,这就是贝叶斯逆概率
那么贝叶斯概率在生活中怎么应用呢?
前几天,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说他干羊肉泡馍干了三四年,自己也开过羊肉泡馍店,若是不用贝叶斯概率,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这个人做羊肉泡馍的技术很厉害,但是如果使用贝叶斯概率,通过这些信息,我们会根据这些信息赋一个初始概率,他做好羊肉泡馍的可能性大些,做不好羊肉泡馍的可能性小些,因为没有吃过,所以无法辨别他这个能力的大小,只有在吃过之后,才能判断出他的能力,然后根据他做出来的泡馍推测他的能力;如果做的味道不好,一般人会说他行,或者不行,作为一个贝叶斯人格特质,不会这么考虑问题,他会考虑是因为进入了一个新环境,第一次不熟悉情况,或者是在其他流程的问题上出问题了,通过多次的实验,确保熟悉了环境、流程,等等一系列因素之后,给出一个合理的概率比值,而不是给出好或者不好这样的评语
关于男女的例子,书中的例子有,大驰也讲了,所以我就不过多赘述了
贝叶斯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动态的,是变化的,环境变了,条件变了,结论也跟着变了,用大驰的话说,就是用动态的发展用动态的眼光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常常被误解的是,你说的话怎么又变了,跟个变色龙似的,如果你一解释,ta们就会说,正话反话都让你说了,把你搞的哑口无言,
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不与夏虫与冰,不与井蛙谈海;因为你要一个没见过鬼的人,去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是很难的,先不考虑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能否让对方相信,取决于你的认知和表达,看,一般人给出的结论是有或者没有,而贝叶斯概率者给出的结论是有或者没有,这也是贝叶斯概率的应用
再来看一个职场的例子,一个人过往履历光鲜,面对新的工作,ta就一定能干好嘛,多数人的回答是,但在贝叶斯者看来,这个人干好的可能性大些,干不好的可能行小些;但也可能是干不好的可能性大些,干好的可能性小些,什么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这个人换的新工作和ta过往的工作没有关系;这就是贝叶斯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