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阅读习惯养成记

图片源自网络

01

昨天,参加一个公号的征集活动,翻看小茗同学的旧照,看到几张他小时候“看书”的照片,再看看他成长到现在的种种表现,颇有感触,庆幸自己早早的启蒙了他对阅读的兴趣。

小茗同学刚出生的时候,我买了不少育儿的书籍,立志要当一个好母亲。不过这么多育儿书看下来,现在每当有人要我推荐育儿书,我都会推荐这两本: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

我的育儿理念深受尹建莉的影响,一直觉得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是对一个孩子最好的馈赠。

而实实在在的学到多少东西,会背多少首诗、会认多少个字、会数到多少个数字这些,我倒没有特别在意,当他养成了阅读、学习的好习惯,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就如同武侠小说里面,一个人想要学好武功,侧重学招式不如侧重练内功,内功练好了,飞花摘叶即可伤人,再学什么招式,还不是手到擒来吗?

小茗同学小的时候

02

回顾小茗同学阅读习惯的养成,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启蒙。

在小茗同学出生才几个月的时候,我就会丢给他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图案丰富的小书,让他摸,让他玩儿,也会给一些布书让他啃,目的是让他熟悉并接受书籍。

有次一个朋友去我家玩儿,看见我给几个月大的孩子玩儿书,就揶揄我望子成龙心切,这一点点大的孩子就让他看书。

其实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一切对他都是新鲜的,哪怕你丢给他一个空矿泉水瓶子,他也可以玩儿上半天,所以你给他书本和给他别的玩具,对他来说并无多大的差别。

第二、读绘本。

一岁左右的时候,我每天晚上就开始给小茗同学讲绘本故事了。当然,刚开始他肯定是听不明白内容的,我也没强求,只是睡觉前给他读几页,他若反感了便不再继续。

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几年,除了出差等极少数情况,亲子阅读几乎没间断过。

其实从两岁多开始,每天晚上讲故事,已经变成小茗同学的要求了,如果他那天自认为表现很好,会要求我奖励他多讲一两个故事,表现不好,我也会“惩罚”他,少讲一个故事。

当他的认知里把阅读当作一种奖赏的时候,已经完全没必要担心他不爱阅读了。

第三、听有声书。

去年下半年,我开始用家里的旧手机,给小茗同学听故事。

刚开始听一些简单的睡前故事;慢慢的,给他放剧情连续的《黑猫警长》、《葫芦娃》等;再后来,这些故事性强的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求知欲了,我开始给他放《少儿西游记》、《少儿三国》等;现在,正在给他听《上下五千年》《小学生必读诗词70首》等。

这些东西,他未必能全部记住,但是听过的,多少会在脑海中留下记忆,在思想中留下痕迹,听多了读多了,潜移默化的被吸收消化,就会形成他自己的认知。

小茗同学小的时候

03

阅读和不阅读的孩子,小时候可能差别不大,但是随着年龄增大,那种差别就慢慢凸显出来了。

小茗同学小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他木木呆呆的,比大部分的孩子都要笨。现在想想,他可能已经在慢慢思考,探究一件事物的所以然,而并没有根据接收到的知识本能的表现出来。

所以前两年我偶尔还在纳闷,我花这么多功夫给他阅读绘本,难道都是无用功?好在我没有放弃。

现在的小茗同学,仍然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孩子,但是我已经慢慢的感受到他思想的丰富、思维的强大了:

他在日常的对话中经常使用成语,而且使用准确;

他经常给我讲他听到的典故,用他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

他经常要求给我讲故事,讲的都是他自己编的(原创哈哈);

他经常问我某个词语、某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些是他听有声书中听到的,有些是他看电视里面看到的,有些是他听别人说起的,我觉得这算是他在主动求知了;

睡不着觉的时候,他一个人经常躺在床上空算围棋的下法,自己和自己下棋;

他的绘画班上美术老师说他反应很快;

围棋课上,老师说他理解能力强;

......

这些,应该都是通过阅读,锻炼了他的思维,从而使他能够触类旁通。

图片源自网络

04

在给孩子讲绘本故事、陪孩子阅读的时候,家长也是需要花一点心思的。

曾经有段时间,我给小茗讲故事,就是照本宣科,有时候甚至心不在焉,读完连我自己都没明白故事讲的是什么,更别提孩子了。

后来意识到这样的无用功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开始用心的找方法,力求让他听到的知识吸收最大化。

如果给他讲一本新书的时候,我也会像自己上学时那样,提前“预习”,看一下故事的大概内容,这样讲的时候有些侧重点就会加重语气,或者在那里专门给他解释一下。

讲完之后,我一般会就着故事的内容、情节发展的关键点、人物的关系等等,向他提问,一是为了加深他的印象;二是让他知道阅读也是讲主次的;三是为了回答我的问题,他听的时候势必要专心很多。

故事中的一些成语,我一般会提前划上线,一个故事讲完后,我会挑出里面的成语,单独给他讲成语的意思,让他理解才能更好的运用。

现在,每个故事讲完后,有时候我会问他,有时候他也会主动告诉我,他理解的故事所表述的意思。

上周给他讲一本稍厚的书《柳林风声》,第一章大部分都是风景的描写,只出场了两个人物(动物),而且一章就讲了半个小时,大概有十几页纯粹文字,内容相当多,讲完他就晕了,问我这个故事主要表达的是啥意思?

我说这个故事很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过你可以根据这些描述,自己猜测这两个家伙身上可能发生什么故事。

他自己琢磨了好半天,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要求我讲第二章的内容。

对于一些故事性不强的书籍,让他参与进去也不失为一种引导孩子阅读的好方法。

图片源自网络

05

亲子阅读,不在一朝一夕,关键在家长的坚持。

很多家长都不觉得陪孩子阅读是一件难事,可若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找各种借口:工作忙、家务多等,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就像我在写跑步这件事的时候说过的话一样,当你觉得这件事情重要了,其他的事情都会腾出时间来为这件事情让步,何愁没有时间?主要还是看你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罢了。

其实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也是家长知识丰富的过程。

我小的时候阅读环境不好,能够看的书很少,好多民间的神话故事、历史典故,我只知大概,而不知细节。

成年后又很少有机会去接触这些。

现在陪孩子阅读,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仓颉造字,从黄帝大战蚩尤到周武王讨伐商纣,我都重新和孩子一起听一遍,真正涨了不少知识。

而且,和小茗同时学这些东西,我们相当于是“同学”,我可以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一些想法做法,平时的聊天中会有共同的话题,不会被孩子“嫌弃”思想落伍,想想,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呢。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喜欢阅读,快乐阅读!

(小茗同学是笔者五岁的孩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bb*
    蔡晓伟阅读 191评论 0 0
  • 主要用户: 设计师、普通消费者用户、生产商 功能概述:普通消费者用户可登陆平台,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想要的商品的...
    丿子木丨阅读 235评论 1 0
  • 1.重叠图层 右击鼠标,从菜单中选择 “选择图层”(Pick Layer),便会显示出鼠标底下的所有图层列表。 注...
    安澈_y阅读 355评论 0 0
  • 我没有朋友。 也不玩各种软件,微信与QQ等也基本不说话。 偶尔给远方的父母打个电话。 我慢慢的学会忍受一个人的孤独。
    井底的动物阅读 1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