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如何甄别判断好医生和好医院,东岳老师这样阐述的

读书、学习、写作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健康的身心、更美好的生活。

身体健康最重要,必要的基础知识应该习得。最近听东岳老先生的课程,他提到了如何甄别好医生和好医院,对一些现象进行了思考和阐述,值得我们学习思考。

当今社会医患普遍存在一些矛盾,也存在一些医院和医生的职业道德需要提升,但是不乏有众多好的医生和医院,仍旧在基于本心做着普济众生的事情,他们有情况和梦想,为了人们的健康去甘愿奉献。

医务人员培养时间非常长,少则3-5年,多则二十多年,之前其待遇不高,近几年才有一些提升,毕竟是关乎人的生命攸关的行业需要高度重视。

实际上,很多事情的甄别不用太复杂,回归最简单的标准,不以纯粹赚钱为目的,更多的以关怀病人为目的机构和人员是基本条件。

一、是否危言耸听

很多人在看病时,会遇到医生基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你的病情进行分析、夸大风险的阐述,讲述过多的耸人听闻的病例,从而让你进行过度治疗。好的医生会基于病人的角度,去进行认真告知,基于病人角度往往将小概率的事件一带而过。

二、是否依赖检验

好学的医生往往会不断提升自身诊断水平,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学习,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好的医生会望闻问切,基于一些物理、人体的体征去判断病情,而非见面什么都不问,就会大量的检查化验单就撕下来。

三、是否仔细问诊和检查体征

仁爱的医生会对每一个患者好像对待亲人一样,嘘寒问暖,让其没有心理负担。好的医生会跟病人认真对话,病人的叙述,去找客观体征去思考判断,好的医生会对病人高度负责任的普世观去看病。

四、是否开列大处方

现在的医疗产业链很复杂,一些药厂也有一些营销措施,大家心知肚明。看西方医院其药品总费用5%,诊疗费非常高,当然跟医疗体制有一定关系;是药三分毒,给你开列大处方,会对人体造成一些不明的损伤。好医生开药非常谨慎,药量严格控制。

五、开贵药、新药

好的医生是以治病为目的,是会开便宜药和老药去治疗的,而非大量的进口药和贵药去治疗。老药便宜药都是经过了多年验证的,新药短时间内还有更多的损伤病例呈现。老百姓看病时,花费的都是自己日常攒下来的血汗钱,每一分都很艰难,德高望重的医生但凡能少花钱帮助患者治疗好的,不会大处方去做。

六、建议手术是否慎重

人体本身有自愈能力,尽可能不去做对身体有伤害的任何手术,手术就有风险。任何手术治疗都是有严格指征的,能不做就不做,能微创就不开刀,毕竟外部干扰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七、长期滞留医院治疗

病人体征稳定后,院方是否更愿意让你在医院长期滞留进行治疗,还是病症平稳后,马上办理出院手续,更多的对后期治疗有很好的建议和回家休养的忠告。调养最重要,人体本身有自愈功能。

八、交流时话多还是药多

很多病人由于对医学知识的匮乏,小病的心理负担也很种种。好医生会把你的病理、病情、保守治疗以及由来,之所以然讲述清楚,而非是用大量的药物处方去打发你。打消患者顾虑,能更好正视病痛。

九、不治之症如何处理

人生的财富,绝大部门会消耗在人生最后的几个月时间内。好的医生最不愿意让病人逝去,救死扶伤是职业道德。好医生会对患不治之症的患者正确对待,对家庭讲真话,不是为了在无法治疗时,仍旧在医院里耗尽最后的钱财。

社会在向前发展,环境在改变,好的医院和好的医生是主流,很多医生仍旧是纷杂世界中的清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