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黄莺儿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是一座小小的山村。若娘是村里最美丽的姑娘,小武是村里最棒的小伙。

今天,听那唢呐声声吹得欢快,看那大人孩子个个笑逐颜开,因为村里最美的姑娘若娘和村里最棒的小伙小武喜结连理啦!

花轿颤悠悠地到了家门,一身大红吉服的小武脸上喜盈盈的,但是微微发抖的双手告诉人们,他紧张着呢!毕竟能把村里最美丽的姑娘娶回家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新娘子终于下轿啦!那红红的盖头亮堂堂地映着小武英俊的脸,他牵着同心绳那头的若娘一步步地走向喜堂。

繁琐的仪式结束了,若娘和小武有情人终成眷属。

婚后的生活虽然平淡如水但是只要是有情人总能过出蜂蜜一样的甜来,小两口男耕女织,倒也其乐融融。

突然有一天,一个消息传来,一切都变了!

边境战火又起,朝廷颁下征兵的文告,凡家中多子者嫡子留家奉养双亲,其余必须选出一人从军。小武家中只有兄弟两个,而他是家里的次子!所以小武从军已是定数。

若娘听到消息心中凄苦但是脸上并不流露半分,只是默默替小武做着出发的准备。小武心中也不好过,成亲不过半年,就要抛开妻子上战场,看着妻子镇静如常的样子,他想到叵测的未来一时不知怎么安慰妻子。

小武终究还是走了。不久有人捎回消息来说小武去了辽西。辽西,若娘心里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地方,那是她的夫婿为国征战的地方。

兔走乌飞,光阴似箭,春天又热热闹闹地来了,小武也已经走了一年了。这一年时间里时不时地传来村东王老汉家二小子为国捐躯的消息,村西张老汉家三儿子战死沙场的信儿……小武始终没有消息。“没消息就是好消息吧?”若娘心里总是安慰自己。她有时候会想:“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打仗,如果不打仗该有多好!如果小武不去从军,也许我们的娃儿已经出生了吧?”她想一想不觉心头既甜蜜又惆怅,想起村南那块地还没有翻整,于是扛起铁锹去了村南。

翻完地若娘觉得疲惫,于是便在午饭后小憩了一会儿。其实屋外头花红柳绿春光灿烂,正是花期正是一年最好看的时候,只是没有小武,再美丽的春色若娘看了也是索然无味。若娘叹了口气,迷迷糊糊地睡去。

若娘看到自己身处一个从来没来过的地方,放眼望去都是支楞愣的树丫,没有绿柳没有春花,远处的高山上还有皑皑的白雪,逼人的寒气让她激灵灵打了个寒战。若娘正自诧异时,她看到了不远处走来一个人,她仔细看看,不是旁人,正是她日思夜想的小武!若娘一时呆住了,心里模模糊糊地想:“小武哥穿军装威风凛凛的样子真是好看!”小武也看到了她,他咧着嘴看着她笑,露出一口好看的白牙。若娘抬脚想跑过去想扑过去,但是,脚底下似乎有千斤重,只是看着小武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就在这时,几声鸟啼生生刺进耳中,仿佛雷鸣般让若娘心里发颤,她猛地睁开眼睛,自己躺在床上,没有白雪,没有小武,只听到屋外头那棵柳树上几只鸟儿正唧唧喳喳叫着!

她恼怒起来,一翻身爬起来冲到屋外,那棵柳树上,几只黄莺儿快快乐乐地正跳上跳下,一边快快乐乐地唱着歌。倘若在平时,若娘一定会觉得黄莺的歌声美妙绝伦,但现在若娘着恼地看看它们,不客气地轰着它们:“去!去!都是你们,啼破了我的梦!不然我就能和小武哥相聚了!”鸟儿受了惊吓“扑棱棱”地都飞走了。

若娘呆呆地站在树下,又觉得自己好笑,她想仗总是会打完的,小武终究是会回来的,也许明年,也许明天!

【附注:《春怨》是唐代诗人金昌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运用层层倒叙的手法,描写一位女子对远征辽西的丈夫的思念。首句写妇女“打起黄莺”的动作,次句写“打起”的原因是“莫教啼”,三句写“莫教啼”的目的是不使其“惊妾梦”,四句又写“妾梦”是到辽西会见丈夫。全诗意蕴深刻,构思新巧,独具特色。】

作者:王了一一

(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转载须与作者联系授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