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寄宿生活让我养成了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在外的生活一切从简,就连吃饭我也总是会几经思考,对比,选出最便宜的一家,并且一般不会换地。即使父母从来不会压缩我的伙食费,但是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好像从心底里就接受了这种观念,感觉吃什么都一样,还不如用吃饭的钱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所以从初中时代我就开始攒钱。
初高中的餐厅是一顿素菜四块钱,荤菜五块钱,我一个学期都不舍的吃一顿荤的,那时我们一周回一次家,每到周五中午,整个宿舍的人都不吃饭,因为晚上就可以回家,到家就有父母精心准备好的可口的饭菜,我们那时最期盼的就是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的铃声,整个下午脑海中都在意淫着到家的那一刻,尤其是餐桌上摆满了自己最喜欢的吃的。天下所有的父母想法都是一样的,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所以回到家的我们是非常幸福的,这时就可以放开了吃,以弥补这一周在校所欠缺的。那一刻也就不在乎自己在学校吃的什么了。
可是上了大学,我到了离家两千公里之外的地方,一年只能回两次家,每当吃饭的时候看着那秀色可餐的饭菜我都驻足好久,这个时候也是我最想家的时候,想妈妈做的饭菜,即使是土豆丝我都觉得特别香。我是个对吃饭特别不讲究的人,只要可以填饱肚子就行,所以每次都是买最便宜的,顿顿都是如此,时间久了,嘴里就特别缺荤,这个时候我都想让我妈给我快递一些肉来。每天最让我头疼的事就是吃饭,想对自己好点,吃点好的,但到了餐厅却又开始犹豫,想起自己的一系列计划,旅行,买相机,健身,学英语,买书,全都需要钱,便只好作罢,灰溜溜的到最便宜的窗口,要上一份能充饥的,就匆匆离开。
每当在朋友圈看到别人晒自己的饭菜,我都会特别愧疚,对自己肚子怀有着的深深的歉意。有时我也会反思,我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我爸老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不能亏了自己,每次他这样说我都满口应和着,可实际却是背道相驰的。说实话,特别羡慕那些想吃什么就能够买什么的人,我感觉我是做不到,这对我太难了。想想自己那么多的宏伟计划,感觉吃的差点也是应该的。哈哈,抠不是小气,抠不是计较,抠是有道理。
才开学不到两周,我却感觉有两个世纪那么长,一日三餐,实乃我心病啊!今天晚上就吃了一个小饼饼,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啊!待会去健身吧!做做运动肚子就不会那么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