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和一位大学好友聊天时,了解到他辞职了。他说,我现在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该找什么工作,之前没有接触过别的工作,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类型的工作,平时也没什么兴趣爱好。
他说,“我属于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的性格,不喜欢销售类的工作。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在考虑我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但是直到今天我也没找到答案!”
听完他的话后,我感到诧异的同时也在想,这个问题恐怕也是很多人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吧,我们每个人,人生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恐怕就是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猴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要解决这个问题,光是苦思冥想,是想不出来的,在我看来,只要三步即可解决。即,排除+测试+选择
1、先来看第一步:排除。
我们可以去找一个大型招聘网站,如前程无忧这种,上面会列出所有行业,按照上面的类别列在Excel里,先把自己不喜欢的行业排除掉,再把不喜欢的岗位类型排除掉,这样经过一轮排除之后,剩下的至少是你不反感的行业。
既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那就用逆向思维,先把自己不喜欢做的给列出来排除掉,这样筛选的范围就缩小很多了。
这个就像穿衣服一样,你不知道穿哪件好看,那就把所有衣服都拿来,先把那些不喜欢的放一边,再去筛选剩下的,范围就小了。
以前程无忧为例,进入首页点击高级搜索-行业类别,就可以看到所有列出来的行业啦。把上面不喜欢和反感的行业×掉,你会发现,选择后剩下了这些行业
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
贸易/消费/制造/营运
广告/媒体
选完行业,接下来需要选择具体岗位,这里我们需要把岗位做个分类,便于根据个人性格选择,一般现在岗位分为三类,分别是
业务型:如销售、市场等,需要
支持型:如客服、咨询服务、文案策划等
服务型:如技术、财务、销售后勤等
然后我们把喜欢的具体行业和适合的岗位类型做个组合,如
互联网+市场运营
广告/媒体+文案专员
汽车行业+维修技工
2、测试
这个组合只是举个例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进行组合,当我们选好这些组合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步,测试阶段,这里提供两种测试方法。
第一种是,到招聘网站找出相对应的组合,查看他们的招聘要求和岗位描述,仔细研究一下岗位描述里面的技能需求,
如图,试想一下这些岗位的能力你是否能够胜任,或者如果这些工作交给你,你会怎么开展。也就是说,针对某个具体岗位,基于你自身解决问题和执行反馈中的能力进行思考。
假设你进入某一个行业中的某个岗位,岗位描述里面的工作内容你有没有欲望去做,喜不喜欢做,能不能做得好。
这个测试的核心在于通过测试不同的行业+岗位组合,你将自己代入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岗位组合。
第二个方法,试错。如果你还年轻,那你可以直接通过去面试、去进入这个岗位工作,来验证你是不是喜欢,是不是适合。
在面试沟通过程来判断,也可以在实际进入这个工作中体验来判断,因为年轻,所以试错的机会相对多一些,如果你已经不年轻了,那使用这种方法就需要慎重了,因为试错成本会比年轻人更大。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通过测试进一步将不适合的和不喜欢的筛选掉,进一步缩小筛选范围,直至在这个最小范围中选择出你最想去做的。值得注意的是筛选一定要有依据,排除要有排除的客观依据,选择要有选择的客观依据。
到最后一步,做最终选择,就是要在这些最后剩下的行业+岗位组合里面做一个选择了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步骤,首先得是做排除法,排除不喜欢的行业,然后我们去做一个测试,实际测试自己是不是适合某一个行业和岗位,最后做选择,核心点在于,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的排除,不断缩小范围直至最终做出选择。
3、写在后面
最后,猴哥发现,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适合或不适合,就像华为总裁任正非,他40多岁下岗,创立华为时,目的仅仅是为了谋生而已,他并不知道那是不是自己适合做的,而在华为发展壮大过程中,出现很多的困难,他没有逃避,而是选择直面困难,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工作的,最后才有今天的华为。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适合去做,只是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大多数时候,人们总会把问题归纳到工作不适合,没有兴趣这里。
有句话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能把事情做好的,和做不好事情的。大多数第二种人总是觉得,自己在做的事不适合自己”。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只有改变心态,不逃避困难,才会从工作中得到快乐!
歪猴职场说——专注职场提升与个人成长
只写有用的,不写毒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