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诫


今天在整理我的图书时,找到一本很多年前我的读过的小说,慕容雪村写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我随手又翻了翻,发现有一处折页,里面提到一个教授传授的《人生四诫》: 

不为婊子动真心, 

不为口号去献身。

见了领导要服小, 

遇事先把水搅浑。

虽然写的有点粗俗,但是却很恰当。也借此四诫谈谈我的感受。


1. 不为婊子动真心

我认为这句话中的婊子,不仅仅是指婊子,也可以是渣男,或者是其他不值得的东西。

那么这句话的根本就是:不要为不值得的事或人浪费感情。

有一个女读者给良叔发微信,说自已和一男友相恋3年,后来发现对方原来是个渣男,于是果断分手。

我说挺好的啊,说明你是个理性的人。

可后来,她时不时就给我发微信,总还是围绕那个渣男:“徐老师,你说这些男人都是怎么想的?”,“徐老师,听说那个人渣又找了新女友,我要不要去警告对方?”,“对了,那人渣连他妈都骗”......

后来,我都有点烦了,回她:“你要是真觉得对方是个粪球,就应该离得远远的,哪有动不动总凑过去闻的?”

这话说的有点重,她有点不开心,但我这是讲实话啊。

那女孩肯定是心底还是放不下对方,所以才总是碎碎念,如果真放下了,压根都不会再提起那个人渣。

我知道,淡忘一段感情很难,但是我也知道,有时这人啊,就得“没心没肺”,就不能太有“感情”,这样你才能把焦点归拢到自身上。

让自己成长,拼命去赚钱,时不时犒劳一下自己,去结交想认识的人,总之把自己变得更好才是人生第一要务,何必把的注意力献给不值得的人呢?

平时与人相处也是如此。

我公众号的后台,经常有人来踢馆,只是因为我的某个观点,和他们的三观不合,于是挤兑谩骂。我从来不会回复。

连我的助理都有点坐不住,说太过分了,徐老师,你去怼他两句呗?

我回答很简单:“他根本不值得我回复......”

还真不是我怂,仅仅是犯不着,我改变不了那些货,何必要花我的精力呢?

如果回复,反而让他们接受到了反馈,还更来劲了呢。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无视,他们也因此没在我的世界出现过。


2. 不为口号去献身

良叔读过很多历史书,很感叹一些悲剧本不会发生。

有时仅仅因为一个口号,就能让两个群体索命相见,他们甚至都不会去想这个口号是否正确?是否有意义?

就像《乌合之众》说的:“群众不擅长思考,但很擅于行动。”

然而一个值得担忧的实事是,几乎所有的口号都是精心设计的,都能引起你的某种遐想,让你为那些本无意义字段,赋予某种神圣的意义。

因此,你会成为群体无意识中的一员,社会学中的说法叫:“平庸的罪恶。”

二战后,德国战败,很多十恶不赦的军官受审,但是在调查中才发现,他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好人”。

自律,善待家人,有教养,不说脏话.....

然而正是这些“好人”却干了最坏的事,侵略他国,屠杀犹太人,而且哪怕到最后,这些人还相信自己是在实现一种伟大理想。

你可能说,二战离我们也太远了吧,可是你环顾四周,看看现在的网络环境,一个再小的事件,都会被键盘侠们扣上一顶偌大的帽子,然后群情激奋的咒骂和抨击,他们人数众多,仿佛一大摞干燥的柴火,只需一个火星,便会迅速点燃......

说实话,良叔对这种情况真有种莫名的担心。

但是,我还是想奉劝我的读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份独立的理性。


3. 见了领导要服小

大家经常会提起林肯一句名言:命运终究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是,其实这名言只是下半句,上半句是:有些时候,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上。

我在体制内做了近二十年,深知这句话的含义。

所有的职场人,在某个阶段,你的命运就是掌握在领导的手里。

如果你不能和领导搞好关系,你很难有所发展。

这么说显得很媚俗,但是这就是真相。

我见过对员工不好,而能步步高升的,但从来没见过,和领导关系不好,而能走远的人。

你可能心里会骂领导是个猪头,但是很抱歉,你的命运在这个阶段就是被这个猪头决定的,你若还想在体制里混,就得服小。

这类话题我说过多次,但是重要的事重复几次也不为过。

这不是让你曲意逢迎,溜须拍马(当然这些手段确实管用),但是起码,你要学会把自己的价值,以领导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哪怕他是你非常不喜欢的人。

所以,什么叫成熟?

为了幸福,愿意和不堪进行周旋,这就是成熟。

而所谓的个性,可能仅仅是幼稚的借口。


4. 遇事先把水搅浑

这句话没有经验的可能会难理解,这里的“遇事”指的是“遇到自己要吃大亏的事”,这时就一定要面扩大,牵扯更多的人进来,这样你才会受到公平的待遇,甚至因祸得福。

近期,奔驰车事件就是这个法则的实例,当舆论广泛关注了,弱者反变强者,女车主因此还受益不少。

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当你遇到吃大亏的事时,这只是你个人的问题,你要考虑如何变成大家的问题。

比如奔驰事件,曝光后,就成了大家的问题了,而不仅仅是女车主的问题。

4S店的销售觉得成了自己的问题;

4S店的老板也觉得也成了自己的问题;

奔驰总部也觉得成了自己的问题;

消费者协会的领导,也觉得这成了自己的问题;

而广大的看客们呢?其实也觉得这问题和自己有关,谁都受过店大欺客的亏吧?谁都存在有理讲不清的时候。

所以,这事儿成了一个标志品,承载了众人的不满,大家都觉得成了这个问题的一部分。

很多年前的事,良叔的一个朋友,因为跳槽和原公司闹的不愉快,原公司抓住他的一些把柄,想下狠手,甚至准备捅到公安去。

那朋友对公司的调查部门说,想捅就捅吧,自己会向公安完全坦白的,不光坦白自己的事,还会坦白别人的事。

他把一些道听途说的事讲了一篇,还提了好多个领导的名字......

你看,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变成了大家的问题,后来,那些被点名的领导,都尿急了,说还查个毛线,人家跳个槽,何必欺人太甚?

后来,这槛儿我那朋友算是过了......


今天所谈“人生四诫”不算什么明门正道的知识吧,但却是一种市井哲学,这类哲学,没有教课书,没有课程,甚至没人会主动教你。

你想获得,可能只有两个途径,第一条途径,亲身经历,当然这种方法太低效,发生后才获得,结果却已不可逆;

第二条途径,去读历史类书籍或者一些小说,这也是阅读的另一种意义。

现在你有了第三条途径:良叔的每日小随,良叔会时不时的讲点市井哲学,你学学,防身用.....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