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好的创业点子都是瞎侃,侃出来的;与之相反的是从没听说哪个点子是正儿八经开会开出来的;结论就是,每天给员工10%的时间瞎侃,公司会更有活力哦!(PS:强烈建议给老板看看)相关栗子,从微信到逻辑思维、樊登读书会、各路知识IP网红,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同是开会,为什么别人就侃出了好点子,而轮到自己,就更多的是无效会议呢?
印象中公司开会最怕什么?领导问,那么针对这个问题谁有好点子?
然后,“空气就突然安静了”... ...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并没有不对,只是提出问题的时机错了。一般来说应当等这个问题,被大家思考了80%以上后,再提出寻找“好点子”,一来思考深度需要时间循序渐进,二来思维相互碰撞后思路才能被打开。所以,正式的会议前,大家一起来个茶话会,随意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更有助于想出好点子。不要怕耗费时间,让所有参与到项目中的人都明确参与目标设定,是很有必要花时间去做的!
会议低效的第二大原因是,会议当中要做什么事儿大家也都清楚了,只是没人愿意主动承担。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太简单”,也就都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它!解决方案也很简单,针对任何一项细微的事务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项目聚焦第二步,多问几个为什么?
1.激发动机。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如果找不到做某件事的充分理由,那么这件事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2.清晰目标。我们到底希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3.建立决策标准。你的审核标准和流程是什么?再次回归目标,你希望呈现什么样的结果?
4.调配资源。为什么要这样分配资源?通常情况下,资源分配也是按照我们的目标来确定的!
5.拓宽选择。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回答为什么,帮助你拓宽实现预期目标的思考范围。
认真思考过上面罗列的5个问题后,聚焦于项目,就会让你充满灵感。研究表明,头脑中坚持不懈的信念,能够影响我们对外界的观感以及我们的具体表现。例如:职业病。
相反,我们之所以畏缩不前,是因为从未想过自己渴望达到的结果,总等着别人来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也就是说,在大脑认知和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仍处于滞后状态。
从今天起,多想想你的目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