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penAI到Perplexity,下一代平台正在绕过新闻、重写秩序
作者 杰罗姆
正在崛起的AI平台不是在做新闻,它们在重写“什么是新闻”。
它们不是编辑,也不是记者,而是协议。
问题不再是“谁在发言”,而是“哪个系统决定了你看到的那句话”。
01|不是媒体,但影响胜于媒体
你在新势力 AI 搜索工具 Perplexity上查一个问题“以色列伊朗冲突最新进展”,得到的不是搜索结果,而是一段语法优雅、信息浓缩、带有参考来源的答案。
这段话不是由记者撰写,也不是新闻社发布。
它由模型自动生成,由接口实时反馈,由平台结构定义。
它不是一条新闻,却决定了你对那场战争的现实认知。
所以问题来了:
❓Perplexity不是媒体公司,它为什么承担了媒体的角色?
❓AI平台不是新闻机构,它凭什么主导“事实输出”?
❓更根本的:它们到底算什么?媒体?工具?语言接口?
⚙️ 02|AI平台不是“内容制造者”,而是“共识重写者”
很多人误以为,AI取代的是新闻记者的位置。
但真正发生的,是平台结构替代了“共识生成的路径”。
AI平台的本质变化,不在于它写了多少文字,而在于:
谁来决定这些文字是什么?
这些话语出现的顺序、强度、语气、语法是谁定义的?
最终呈现的事实,是出于编辑判断,还是系统默认的“理性中位值”?
从这个角度看,OpenAI 与 Google 的AI搜索,承担的是一种全新功能:
不是记者——而是“语言协议的编写者”。
它们在重构社会事实的编码方式、呈现机制与信任模式。
03|信息秩序的三次断裂
今天我们所见的AI接口,看似温顺,其实已完成三次深层断裂:
① 来源的逻辑断裂:
媒体时代:谁说了什么,有没有权威
AI时代:系统判断这个回答更“好”、更“像话”
② 事实的建构断裂:
媒体时代:记者调查、核实、归纳
AI时代:模型生成、重组、取平均
③ 分发的结构断裂:
媒体时代:主编决定版面,栏目决定等级
AI时代:模型决定排序,接口决定“可见”
这些变化,让AI平台不再只是工具,而变成了“默认现实的制造者”。
04|系统性平台如何“消化”新闻却不承担责任?
现在的平台逻辑非常吊诡:
它们不生产新闻,但生成信息;
不署名记者,却汇聚“知识”;
不归属责任,却主导共识。
这是一种“信息训练”与“表达权”之间的结构错位:
新闻业提供了训练材料;
平台生成了表达结构;
用户接受的是平台的“语言产物”;
真相不再是调查所得,而是接口推演的副产物。
这背后,是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
平台在用AI进行事实的私有协议化。
05|AI平台的真实角色:制度语言操盘手
AI平台不是下一代记者,而是下一代社会语言协议的操盘者。
它们正在做的,不是传播,而是重写你“如何理解问题”的方式:
什么是“合理提问”?
什么是“合适回答”?
什么样的表达“不激进但有效”?
每一个你与ChatGPT的对话、与Claude的交互,都是一次系统性语言训练。
它们教会我们说话,也悄悄决定了我们能说什么。
结语|非媒体的媒体统治
我们误以为,AI平台是“下一个媒体”;
事实上,它们是对旧媒体秩序的协议替代。
新闻不再是公共共识的起点,而是模型参数的素材;
记者不再是真相的探索者,而是平台训练数据的供体;
事实不再是追问的结果,而是输出概率结构的副本。
这不是“媒体的演进”,这是“共识权的重构”。
下一代平台,不是来取代新闻,而是来重新定义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系统性平台的真正含义。
相关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