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牛IT观察(八):智慧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建设1——思考与实践

姓名:王泽华;学号:22011211045;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An1090239782/article/details/120484901

【嵌牛导读】智慧高速公路是智慧交通的发展热点之一,目前智慧高速的系统中已包括了养护、路政、巡查、稽查、收费、监控、应急管理等等业务。本文将对车路协同高速公路的建设提出一些思考与实践。

【嵌牛鼻子】公路建设、车路协同

【嵌牛提问】先实现智能车还是智慧路呢?

一、车路协同高速公路建设思考

对于车路协同来说,不是另建一套系统进行交通管理,而是作为一个补充融入到原有系统中,解决原有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原有交通数据采集中已包括了大量的视频、线圈、微波测速、浮动车、互联网的数据,车路协同技术可以增加车载终端提供的GPS、紧急故障、驾驶意图等数据,可以增加以交通参与者目标为粒度的感知覆盖面和精细度;另外,以往的交通诱导、道路状况、收费信息等的发布对象是无差别的,而通过车路协同技术可以差异化地精准到车;再如,柔性车道的控制,从面向驾驶员的可变指示牌,通过车路协同技术,可以转变为面向自动驾驶车辆和智能网联车辆的精准指引。

但是,车路协同技术并不会改变整体交通管理的业务逻辑。原有交通管理系统的形成是经过不断演进变化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错综复杂的系统。车路协同作为新技术,对原有系统的数据来源、控制方法、发布方式进行补充,并融入到实际业务系统中。

那么对于车路协同,如何在测试基地或示范省份快速进行落地实践呢?是先实现智能车还是智慧路呢?

当前阶段应当先建设“智慧的路”,推动LTE-V2X+路侧感知等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两客一危一货、养护车、巡查车、路政车、应急车辆等运营车辆安装智能车载终端OBU,让运营车辆先跑起来;随后积极开展自动驾驶试验,有条件的推动特定环境下各种车辆的中低速无人驾驶,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扩大车路协同方案的落地实践。

通过车路协同,提高原有系统的效能,才是最有商业实现价值的。

二、车路协同高速公路建设实践

在车端,通过集成C-V2X通信功能、高精度定位功能,为车辆提供车路协同感知融合、决策建议以及人机交互界面;

在路侧,可以集成感知、计算、通信功能,打造新型基础设施数字化底座;

在云端,可以实现数据汇聚、存储,边云协同,为上层应用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

智慧高速的建设可以根据服务目标不同采取分级服务策略。为了更好的服务终端用户,可以采用C端分级触达方式:

对于装有C-V2X OBU的车辆,可以提供毫秒级服务,例如前向碰撞预警、紧急制动预警、合流区碰撞预警等等;

对于没有C-V2X OBU的车辆,可以通过在路侧部署可变情报板的方式提供秒级服务,例如隧道内异常情况通知;

此外,还可以跟传统的导航服务相结合,在导航APP上增加分钟级动态信息服务。

道路基础设施的选型上也要充分考虑道路的主要服务对象,提供不同能力等级的建设方案:

对于辅助驾驶场景来说,只需要提供中低精度的信息服务;

对于自动驾驶场景来说,则需要提供高精度的信息服务,不管是位置精度还是准召率,都要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不同服务等级的建设方案在设备选型上会有很大差异,需要针对目标合理配置。

云控平台建设技术要求:

应具备接入高速公路全线交通数据的能力,并具备升级为区域云控平台的能力,同时应能够接入公安、消防、气象等多源外部数据。

应具备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复杂任务计算处理能力、统一的运行监测和综合管理能力,以及为用户提供伴随式精准信息服务的能力。

应具有对高速分合流区域、交通事件多发路段以及全线不同层级交通运行精准管理和控制能力,时延应为分钟级。

车路协同云控平台应实现全路网车辆的实时运行状态 知和服务,并对RSU等车路协同系统相关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对路网监测、安全应急、养护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提供支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