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篇。
小学阶段的生活,留下很多深深的烙印,不能忘怀。
广播体操与游戏
小学参加的第一项体育活动盛世,就是广播体操。童年尽傻玩了,没有玩出个名堂,不如体操高大上。大喇叭播放的广播体操录音还配有音乐,光听听就能让你热血沸腾,里面有几句是:“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第五套广播体操,预备……”
光听不行,还得学,还要练。平时除了刮狂风、下雨、下雪,每天上午课间都要做。刚开始怎么都学不会,又有时觉得像耍猴。不管怎样,反正最后都学会了。
广播体操比赛,是一项大型赛事,各班、各年级,都要组织训练,动作不仅要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服装也要整齐统一,一般都是白衬衣篮裤子白球鞋,这身衣服平时不舍得穿,只有活动才拿出来。为比赛时,队伍显得整齐,一般都要在地面上划出格子,人像棋子一样站在方格的交叉点,这样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队伍都齐整,但这才是成功第一步。有的同学,学的快,做的标准,就成为领操员,这可是荣誉呢。练习啊练习,不断的练,挺像样子了,比赛还有演砸的,可能紧张,不是忘了动作,就是节奏不对,现在回想挺好玩。
做操刚开始新鲜,后来每天做就倦怠了、烦了、懒了,老师就抓人,看谁不做或偷懒,就点名批评,甚至罚站。
体育方面的另一项集体活动好像是走队列,起步走,跑步走,向左转,向右转,两臂侧平举先前看齐……小孩们经常转的晕头转向,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其他体育项目,好像还学过什么扔垒球、跳远、跑步……具体有啥没有深的印象,要么教的不好,要么就是我太笨,没学会,拒绝记忆。
但课后的民间游戏,就不一样了,同学们玩的欢着呢,除了我上一篇文章说过的攻大都(一种攻城游戏,两拨人,在画好的城里,互相攻击,把对方全干掉,或占领对方的都城为胜。攻击过程主要是跑的快,懂摔跤,能把敌人摔出城墙),骑马打仗外(两伙人,一次上四个,两两配对,一个人当马,另一个当将军。打仗时,只要把对面的马上将军摔下就算赢),吹铁管是同学间互相交流,新学会的新技能。(武侠小说里常出现这技能,像吹个毒针毒气铁弹什么的,能出其不意的杀人),但我们只是玩,不允许用伤人的东西。吹管首先要有一截管,材质不限,有铁管,有铜管,还有竹管……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但这决定射程和威力,管中吹出的东西,就比较复杂了,有黄泥弹,有纸弹,还有其他材料的圆形弹丸,最损的有人将子弹弄上痰,恶心。两个人可以吹管对射,被射中就输了。
还有摔黄泥游戏,玩游戏要先挖到好黄泥。我知道有个地方有好泥——在去哈林格尔的路上,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也可能没有),在小桥附近的河沟两岸的黄泥土最好,黄中带绿,很黏。刚挖出的泥土不能用,要搀上水不停的摔打,直到黏性十足,就可以使用了。摔黄泥,其实不是为了摔泥,而是为了听响。我们先将黄泥拍成饼,再做成个窝头状,将窝头眼对着地,狠狠一摔,“砰!”一声巨响,那个得意,美滋滋的!
炮台枪,链子枪,那可真正是创造,对小学生属于高科技,其原理完全符合现代枪械原理,底火弹丸、击发设备、弹筒一应俱全。就这几样简单的东西,就能工作。炮台枪用木头,自行车气咀,击发的撞针,硬皮筋,装上火车头弄成的火药,可以发射小钉子硬铁丝头,常用他打蛤蟆,蜥蜴什么的,但这种枪比较危险,家长一般不让玩。还有链条枪,是用硬铁丝、自行车链子、撞针、皮筋做成,发射火柴。还有很多游戏,不说了……人太害,真淘气!但那时的男孩子真有男孩样,不像现在,小男孩文静的像个小姑娘。
那时的女生,玩的也挺花哨,什么跳皮筋,翻绳,踢毽,掷骨头子……男生看的眼花缭乱,不知道女生怎么做到的。
男女生一起玩的游戏,不记得什么,应该没有,小学男女生还说话,到初中就封建起来,谁都不理谁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