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5:45,我把《语法》这一章的练习题,连看带背地搞了一半儿,教材上关于语法概念的原话,我就背诵;关于运用概念来解答的题,我就看。感觉收获颇丰啊。
这是一篇费曼学习法实践的文章,换言之,我想通过分享来强化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1、昨天复盘的意义之一,就是今天四点按时起床,并且起床后没有这么浪费时间。眼看就要入冬了,对早期实践党来说,这可是个极度考验人的季节。我在复盘中,感受到了作息稳定的重要性,意识到了间歇性早起对身体和意志力的损害,对习惯培养的阻力。于是我不断告诉自己:每天开心睡到八点钟起来奋斗的人,其实比一会儿四点起来一会儿七八点起来感动自我的人,效能更高,因为他精神和体能上的内耗要小得多。
2、说回汉语语法。用几个问题来概括这一章的逻辑,如下:
A、关于语法概论:语法是什么?语法体系又是什么?从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语法学可以如何分类?
B、关于词和词组:按照语法功能,实词可以被分类哪几大类?虚词呢?每一类词的语法特征是什么?每一类词里面的那些特殊词语,你知道其用法吗?词组有哪些常见结构?词或者词组的多义造成句子歧义,可否举例?如何用框架图分析一个词组的结构?
C、关于句子:什么是句子?为什么要做句子分析?单句可以如何分类?复句如何分析?给你一个句子,你需要通过分析结构,判断出来它是什么类型。你要知道根据语法知识修改病句。句子的口气和语气如何通过标点符号正确表达出来?
3、关于做简答题,我找到了一些规律。我学理科出身的,一直不太习惯文科类的简单题,觉得它啰嗦。但是如今才体会到,简答题的答题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思维之缜密程度的。
首先要亮结论。然后是对题干中的关键概念进行深入解读。接下去需要分析,包括概念中的关系和题干中的观点等。最后是结论复现。
4、今天学习到的一些“冷知识”(我以前不知道或者忽略的知识):
A、能说明汉语语法构造稳固性的实例:主语在谓语之前;修饰语在中心与之前;鲁迅,绍兴人。传统语法学的特点:形态-范畴-关系。
B、关于词类的:不是只有名词能受数量词组修饰。给各种词分类是很见语法功底的,比如同样和同感其实是名词,见效是形容词,这是我弄错的。四种情况下,名词和副词也不是绝对排斥的。词和词组的界定不可以通过音节多少来区分,而是看能否扩展。量词“二”和“两”在表示序数、概数和联用度量衡方面存在着明显区别。
要留心兼类词,它是指在甲场景下只体现一种词类特点,在乙场景体现另外一种词类特点的词,比如“丰富”,可动词可形容词,做了动词,则带宾语,那就不能受“很”修饰了,如果做形容词受“很”修饰,那就不能有动词特征了,但是像“想念”、“了解”就不同,这两个不是兼类词。还不如“在”可以做介词,居然也可以做动词!
C、关于句子:分析句子,先看是不是主谓句,然后分析清楚谓语。主谓句当中,谓语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我最晕。主谓谓语句,其主语大都是说话的起点,也就是整个句群的话题。习题中有两个句子,答案说是主谓谓语句,但是我不赞同:
1)在这个问题上,你不能说服我,我也不能说服你。
2)在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杰出的贡献。
我认为第一个句子是一个介词短语带两个动词性谓语分句,第二个句子是一个动词性谓语的主谓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