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法则与吸引力法则区别

最近发生了一件好玩的事情,让我重新审视我的践行细节。交代一下背景:

去年四月,我学习种子智慧后,想要达成一个目的,列了想要的清单,来跟宇宙下订单。

种种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要什么需要先给出去。

我就找了有相同目标的伙伴,来做四步骤。

伙伴将信将疑,在我坚持了几周后,对方还是放弃了。

后来又陆续找了种子体系之外的小伙伴,来实践,都是无疾而终。

因为我对这件事,本来也没有很着急,就是列好清单,开始F系去做。

想起来做一下,不是很精进。

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学习上,因为感觉要把这个逻辑理清楚。

种子法则、吸引力法则,还有类似的,好像疏通同归,好像又不尽相同。

背后的逻辑究竟是什么呢?哪个才是究竟的呢。我中间不仅报了课程,还拜访高人。

最近终于理清楚了:

吸引力法则有没有效的前提,是一个人是否有种子(种子可以追到到很久之前)。

如果没有种子,无论我们再怎么观想也没用。

可以把吸引力法则当成激活种子的工具,像是在给种子浇水和施肥,所以就加速了成熟。

而是否能长出想要的果实,关键点,在是否有那颗种子。

心想事成小贴士:

万变不离其宗,尊重规律,做好功课。

想要今年秋天结出什么果实,像是玉米和花生,

我们必须在当年的春天进行播种。

而想要得到一颗苹果,

那就需要提前两三年开始种下苹果的种子,

不断的浇水施肥除草,直到我们真的摘到那颗苹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