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沉眸坠星海 幸福双翼学员
坐标 | 山东淄博
1 中年夫妻最纯粹的快乐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心安定下来后,考虑问题才能周全。
黄志猛老师说:
人的内心就像是一个人,当内心不稳时,就像这个人处于东倒西歪不稳定的状态。
此时,他想要拉住另一个人,给对方托举和力量,他能拉住吗?能接住他或者给他力量吗?
还是会相互的纠缠,最后陷入更深的漩涡之中呢?
当我们内心有深深地无力感,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能给出孩子力量吗?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聚焦自我,先安住自己的内心,做到如如不动。
重新回味这段话,我深以为然。
春节后,伴随着疫情带来的恐慌,围绕着儿子的学业和日夜颠倒的生活,我和先生的超高期待没有被满足。
再加上,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我们一家三口的情绪,跌落到前所未有的深谷。
我们天天盼开学,希望他能回到学校那个氛围中去,但最后盼来了上网课。
看到儿子不好好上网课、不好好完成作业、不能做到天天早起,我的内心就像只焦虑不安的小兔子,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让我惊恐不已。
而先生就像挂500响的鞭炮,除了爆炸,就是发呆叹气、积累怒火,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再次爆炸!
只有哪天,看到儿子早早起床,安坐在书桌前,我俩出门时,才能发自内心的相视一笑。
果然,自从有娃后,特别是有一个学龄期的娃之后,中年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纯粹而简单。
那就是——看到孩子认真专注学习的时候。
但,这种快乐,分分钟又被现实打碎。
比如,白天我们收到哪怕任何一课老师的通报,显示儿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者上课迟到早退,傍晚回家时,我和老公的嘴角和眉梢,必定是耷拉下来的。
2 每天都坐过山车
就这样,那几个月的时间,因为儿子的网课和作业,我俩的心情,一天之内就像在坐过山车,大起大落、摇摆不定。
处于青春期的儿子,本来就激素水平不稳定,情绪变化巨大,又有我们这样情绪大起大落的爹妈在旁边助力。
我们既不能理解他的情况,是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特点,又不能任由他的“堕落”,各种火星撞地球的碰撞,接连不断。
终于,儿子那颗本就摇摆不定的心,在我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发生了“共振”!
儿子在巨大的焦虑不安下,蒙蔽了心智, 丧失了自信,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与成果,眼看着对学业变的兴趣全无,每天都逃避在网络游戏中……
也是在那时,我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希望寻求改变。
但无奈此时,孩子对父母已经极度的不信任。
而我是初学者,无论能力还是力量都太微小。
尽管我已经非常努力,但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前期挖下的大坑,非我一己之力、一朝一夕就能填补的了的,还需要先生的配合,还要等待儿子改变的过程。
开学后,儿子回家就一声不吭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带上耳机不听旁人说话。
他一头扎进游戏中,寻找暂时的兴奋。
没有小伙伴共同作战时,他要么继续捂着耳机听音乐放松精神,缓解马上到来的中考带来的压力;要么追剧,置身于二次元中的理想世界来逃避现实。
老公呢?
一头扎进工作中,找各种借口不回家,不愿面对儿子,不愿看到他“堕落”的样子。
我知道,他非常不愿面对自己的孩子,从原来优秀的状态,变成如今颓废的状态的落差。
这对一个中年男人,是最残酷的打击。
我呢?
学习上,我丝毫不敢放松,恨不得所有课程一夜之间全部学完。
我要帮儿子重塑自信!
我要了解他的性格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我要理解他的情绪!
我要与先生一起做好儿子的生命铁三角!
我要了解未来教育的方向!
我要知道学习的身心基础!
我要升级心理年龄!
我要培养更好的夫妻感情!
……
这些,我都迫切地想要!
我越学习,越知道作为父母,我和先生缺的课太多了,我想要快速地成长自己,同时影响先生,进而带来儿子的改变。
可是,教育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着急也没用。
3 三个世界开始联结起来
疫情那几个月的时间,我们三个人,就像三个独立的世界。
亲子之间都不知道如何与对方沟通、建立联结,出现问题就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来解决。
联结做不好,关系不到位,我们想给孩子的所有引领,都是白费。
甚至,会引来孩子更多的反感,就要跟我们对着干。
好在,我的改变,影响到先生也在改变,改变虽然缓慢,但还是在慢慢地发生……
在这个过程中,儿子上了几个月的网课,紧接着开学一个多月,参加了中考。
虽然中考成绩,距离他原有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但相比之前一蹶不振的状态,还是有非常大的进步。
儿子考得还算可以,尽管没有考进最好的学校,但毕竟考进了次好的学校。
最近学习完情绪课程,我的收获就更大了,对于孩子,我真正做到接纳与尊重了。
情绪的课程,教我在生活中,时时刻刻注意觉察自己的情绪,觉察产生情绪背后的动机。
这里面,我有哪些期待,如果期待没有满足,会不会让我产生情绪?
我的认知高度是否足够?如果看事情的角度不够全面客观,面对问题又会让我产生哪些情绪?
带着这些觉察,迎来了国庆假期。
儿子从学校回来了, 我内心非常高兴,看到儿子也长高了。
但同时,我内心也隐隐地担忧:他回来会不会又抱着手机玩个没完没了?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我内心一个激灵,立马喊停!
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与信任,允许他犯错、允许他尝试!
要相信他在反复几次的尝试中,会获得一种能力,处理好自己的时间,安排好学习与玩的。
我们过度的担忧,会变成一种诅咒,要把对孩子的担忧和焦虑转化为祝福,把成长的责任还给他自己。
我只需要聚焦自己,做好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支持了。
就这样,孩子休息6天半,前三天在疯狂的玩。
我没有打扰他,也没有担忧他,安心的做好我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
后面上了两天网课,我也没有过多的关注他。
最后一天半,他疯狂地补作业,晚上熬到1点,早上4点半的闹钟又起来,继续补......
这一切,我都平静的看着,没有情绪,只有接纳。
当换个角度看的时候,我发现孩子还是非常上进的,他也知道学业要紧,想按时完成作业、不想被老师批评。
而且,补作业是他自己的主动行为,他认准的事情,再多的困难他都能克服,早上也不存在起不来的情况了。
在补作业的过程中,他还跟我说:
“我们学校的作业可真是多啊!下次得早点写了!
要不下个月的大周我就不回来了,也就一天半,还不如在学校里写作业……”
我说:
“都可以,虽然一个月不见我会挺想你,但是尊重你的决定啊。
再说,下月也快期中考试了,在学校也不用来回路上浪费时间,你怎么样决定都可以。”
回顾这个假期,我明显感觉到,儿子的精神轻松愉悦多了。
甚至,之前必然跟我们吹胡子瞪眼睛的行为,都没有了。
他还打开话匣子,跟我们说学校的事情。
儿子从小语言就比较幽默,好几次聊天,他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之间,好久都没有这样放松啦!
果然,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尊重,哪里就有主动。
回顾最近的学习与践行,我觉得有几个点让我非常受益:
1、多看到孩子正向积极的一面。
2、多看到孩子犯错背后的正向动机。
3、聚焦自我,时刻注意觉察自己的情绪。
4、做到内心如如不动,我稳住了,孩子才能稳住。
5、以上任何一点的觉察与改变,目标都是给自己和孩子足够的看见与尊重。
学习半年了,我才真正理解:想要给到孩子好的教育,要先从学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和信任孩子开始。
无论孩子是小婴儿,还是青少年,每个生命,都渴望得到尊重与信任。 我们这几代人,成长过程中,比较少有机会从父辈那里获得尊重与信任。
但从我们开始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就会迎来全然不同的生命状态。
图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