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学得好”之间究竟有多大关系?

有一句话叫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挺有道理的,人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的确会学得更好、更轻松、也更容易达到巅峰。可这句话绝对吗?不一定。

1

如果从生活中来看的话,“兴趣”和“学得好不好”存在4种对应关系。有兴趣,学的很好;有兴趣,学的不好;没兴趣,学的很好;没兴趣,学的不好。


有兴趣又学得好就当然是最完美的状态,兴趣自然会引导他去努力学习。没兴趣学得好,这种情况,不多见,但是也存在,一般在学霸身上,只是可能学得会比较痛苦。


但无论有没有兴趣,想要学得好,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得学。

2

说完了学得好的,我们再来谈谈学得不好的。这个情况可就不一定了。

首先要说明,这种情况的确是存在的:那就是我们很感兴趣,但无论怎样努力都学不会,或者我们不感兴趣,但我们也努力学了,可就是学不会。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方法出现了问题,那可能我们确实在这方面没有天分。我曾经有一篇文章,专门散发这种负能量。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成功


但更大的可能是,我们根本就没去努力。

3

许多人叫嚣着,对音乐感兴趣,对摄影感兴趣,对绘画感兴趣……可是嚷嚷了好几年,到最后也还是是零基础。

你是真的感兴趣,还是自以为感兴趣?真感兴趣,怎么会容许自己是零基础?尤其在这个资源唾手可得的时代?

说到底,你只是不想去做罢了。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最轻松的选择。

4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擅长一样事物,并且持续做设计这件事情。却宣称自己不喜欢。能够从一件比较轻的就能完成的事务当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甚至获得他人的崇拜,谁会不喜欢呢?可要说天生就有多喜欢,也不一定。

比方说,我喜欢写文章吗?

应该是喜欢的,因为对我来说这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 并且我能比较容易地从中获得成就感。但如果光凭本能行事的话,拜托,能看电视的时候,谁愿意扎在房间里写文章啊?

我之所以承认喜欢写文章,并且一直在写,是因为这件事情我比较擅长。我比较擅长则是因为我一直在写。所以你看,我喜欢是因为我擅长,我擅长是因为我一直在做,一直在做的结果是更加擅长,然后我就更加喜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这个良性循环的根本,是行动!

5

所以,尽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很有道理,但其中最最不可忽视的,并不是句子的主体“兴趣”,而是句子当中没有提到、却作用巨大的“行动”!

只有当“行动”跟上了,“兴趣”的作用才能体现。“行动”跟不上,“兴趣”什么的,就是个笑话。

套用一句万能金句吧:不行动,然并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