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你学会幸福了么?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些情形:

当我们在日夜奋战高考的时候,父母总是和我们说:“等你考上大学就幸福了”。

当我们上完大学完成学业后,父母总是和我们说:“等你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幸福了”。

当我们开始工作,拿着较低的薪水时,周围的朋友总是和我们说:“等你升职加薪当领导你就幸福了”。

........

然而,事实是:当我们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发现上完大学后又面临就业的压力,等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时,发现随着社会的变化,稳定的工作也会被裁员。当我们苦苦熬了几年终于升职当上领导时,发现你同时要面对着领导的批评时,还要正能量满满的给下属打鸡血。

所以,我们不禁问:苍天啊!什么时候才能幸福?

带着对幸福的追求,我们一起来学习《幸福的方法》这本书。

《幸福的方法》作者是泰勒·本·沙哈尔,他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讲师。这本风靡全球的畅销书能够帮助每一个人开启智慧,通过运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达到幸福的彼岸。

幸福的方法

  一、幸福的误区

问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穿越到10年前,你会选择什么?

很多人会回答:买房,买房,买房!!!

继续问一个问题:如果 10年前你已经有10套房了,你会选择什么?

这些人还是回答:我要买更多的房。

所以,我们之所以觉得不幸福,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把幸福当成人生目标

当你把幸福当做人生目标时,没有达成目标就会觉得不幸福。

误区二:幸福就是有钱

心理学研究显示,当人们GDP超过2万块以上,人们会更关心心理和精神的需求,而不仅是物质财富。当人均超过5万左右,收入和幸福不再有强相关。

误区三,希望重复过去的幸福。

人总是以过去幸福来对现在提出更高幸福的要求。去年的衣服已经配不上你今年的气质,你却要求10年前的幸福满足现在的欲望。         


二、幸福的四象限

书中作者将人分成四种:

第一种人:忙碌奔波型。这类型的人通常认为只有目标达成,才能得到幸福

修正方法:与自己有约,把自己当做贵客,浪费一段没用但是有趣的时间,比如:音乐,读书,冥想。

第二种人:享乐主义型。这类型的人通常只关注当下,不太关注未来的意义。

修正方法:从小事做起做点善事,做点公益。

第三种人:虚无主义者。这类型的人既不追求快乐也不追求意义。

修正方法:多问问自己做某件事有意义在哪?做哪些事能让我快乐?

第四种人:感悟幸福型。这类型的人既追求意义也追求快乐。

修正方法:多问问自己做哪些可以增加意义?有哪些可以增加快乐?学会发挥你的优势,而不是弱势。

 

三、寻找幸福的方法

一个幸福的人,他有更强的创造力。更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更多的产出,更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更低的人员流失率,更佳的健康状态,对快乐是有利的。

所以要如何追寻幸福呢?是不是为了幸福就要放弃成功吗?

实际上,成功和幸福是相辅相成的,不要把它们放在对立面。

寻找幸福的三个方法:

1.教育是获得幸福的最好机会。书中提到学习有2种模式:

第一种是溺水模式。从痛苦中解脱的愿望,一旦解脱,常把那种舒适认为是幸福。

第二种是性爱模式。每一次都能从中获得快乐,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最高潮的那一次。

2.获得心流体验。

心流,就是个体完全沉浸当下。专心、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在完成后将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幸福感就自然而生了。

3.别让生活失重。

失重,是不要经过任何努力得到的状态。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感,必须依靠自己的付出与努力,而不是借助旁人的力量。

所以请热情的投入工作,并寻找自己的使命感。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从事自己喜欢的事。还能获得不错的薪水。


结语:为什么人容易不幸福?

答:因为人们对幸福的期待太高了。

所以学会用《幸福的方法》来让自己获得幸福,活得开心。我们不仅要对现实有所期待,又要对现实有所看清,在工作中要追求卓越,在生活中学会知足常乐。这样我们才会越来越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