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by子子穆
孤,独。单单是两个分开的汉字就足以表达一个人无依无靠的状态。偏偏两个单字还要组成一个词组,一种孤家寡人的无奈感色彩就更加浓重了。
对于孤独感等级的划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比较低级的孤独感可能来源于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去咖啡馆和一个人永远享受不到的第二杯半价......
对这些事感到孤独的人大概都是习惯了过群居生活的人。以上所有事情,如果没人陪那就选择放弃。
比较高级的孤独感也许来源于一个人去游乐场,一个人去KTV,一个人搬家,一个人生孩子……这样的孤独有可能是自己主动选择并能从中获取乐趣,也有可能是出于无奈被迫而行。
中度以上孤独症患者对于一个人逛街、旅行、看电影已经习以为常,这些事情对他们而言是享受而非折磨。
如今的自己也已然进入这个行列,很多时候情愿一个人沉浸其中,无人来扰,自得其乐。而进阶版的高级孤独感至今我还没有经历过,但如果有一天真的有兴致或者迫不得已我也会平静地接受。好在这样的机会不多,在每个人的生命长河中发生一两次已经是人生极致。所以在过程中产生的被世界抛弃的孤独感会随着事情结束,记忆和感受也会慢慢模糊。
如今,对于一个生活在离家1500公里开外的异乡人来说,吃饭成了最为困难的一件事。吃饭,本该和睡觉一样,都是人生大事。假如我们每个人平均年龄是70岁,平均每餐饭用时30分钟,那我们一生中有38325个小时都在进餐。如果一日三餐都是一个人吃,那该是多么孤独的一件事啊!
那么一个人食一日三餐究竟是何种程度的孤独呢?我试着来描述一下。
对于上班族来说,早晨是争分夺秒挤地铁和公交的时间。早餐常常是草草了事,要么冲一杯麦片吞一个面包完事儿,要么在公司楼下的早餐摊位随便买点什么,如果哪天眼看快要迟到了那早上就要空肚子了。
中午呢,午饭加上休息通常只有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大部分人会选择叫外卖。而吃什么又成了每天都要思考的多选题,公司附近屈指可数的几家店来来去去菜品也就那么多,实在不知道吃什么,那就昨天吃的一模一样的再来一份。如果有同事在美团或饿了么等外卖APP尝试新店,那就凑单随便点一个呗。如果哪天碰上了开会或培训结束时间晚了,那就只好下楼去便利店买个速食面了。对于午餐来说,味道好坏不重要,能够填饱肚子就够了。
忙了一整天,晚上下班回来如果还有气力,那去逛逛菜场买一把青菜和喜欢的果蔬,煮一份米或一碗面。忙活将近一个小时做好的晚饭不到半个小时就吃完了,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去清洁锅碗瓢盆。最尴尬的是一个人吃,菜每次只买一点点,煮饭的米连锅底都铺不满,可是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却一点都不少。后来干脆连晚饭也在外面凑合吃一点。
一个人吃饭的孤独感不单单是吃的内容,简单、省时、没营养,还有来自形式上和情感上的孤独。
下面的场景应该每一个独自去觅食的食客都经历过。去吃快餐类的食物比如麦当劳,那你最好不要在吃饭期间上洗手间,否则回来后看到的就是餐位被收拾得一干二净。这个时候只能苦笑着再点一份或者失落地离开。
再比如,一些在大家的习惯和观念里本该是和同伴一起边谈天说地边吃的食物,比如火锅或者广式早茶,如果一个人去就会遭到服务生的特殊对待和奇怪的眼神。一个人去吃火锅,被热心的服务生在对面放一个小熊陪着。一个人去吃早茶,被服务生要求收两个人的茶位费,并且被安排在一个小角落。
本来一个人来吃饭就已经需要很大的勇气了,还要这么明显地再次提醒你和其他食客:喏!这个人竟然一个人来吃!
如果不是出于无奈,谁喜欢一个人孤零零地吃饭呢?全程除了点单需要说话,剩下的时间都是静默。为了缓解尴尬的场面,有时候等餐和吃饭时间都在刷手机,不是为了掩盖一个人吃饭的事实,只是佯装成一副早已习惯一个人吃饭的景象。
前两天又去看了一遍电影 《喜欢你》,被里面金城武扮演的陆总的一句话扎了心。他在被顾胜男陪着吃了几次饭后,说:原来我以为我是喜欢一个人吃饭的,现在才知道只是没有人愿意陪我吃饭。
能够有人陪你吃饭,就已经是再幸福不过了。我想要早日结束一个人吃饭的日子,也祝愿你:一日三餐,都有人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