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饭后跟婆婆聊起了天。
农村人,家俩男孩,我老公是老大。婆婆供他俩读书,两人都不是啥好学校毕业。钱倒是也花了不少。
我和老公毕业后留无锡,攒钱结婚,买房,买车,生娃,日子不艰难但真谈不上轻松。现在因为要人照顾娃,从没离开过老家的婆婆住过来帮我们带娃。而老公弟弟,大学毕业留在广州,寸土寸金的地方,没钱买房想处个合适的对象都不容易。
而同村的大部分同龄人都已经两娃,在农村过着看似也挺逍遥的日子,住自家院子,有着够生活的工作。从我婆婆的角度说,他们作为老的,孩子成家有孩子了,顾的了自己,过的还可以,他们老的也没负担,不像她现在。
我现在是真的后悔让他俩上学。婆婆不止一遍的说。
对于学习无用论,我知道这种观念不对,但真正该从何去解释有些素手无策。
从《一生的教育》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一、教育不是单纯的上学学专业知识,而是把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至于城市和农村两种生活方式的优劣暂不考虑,单就把导致教育结果的原因归咎于单纯的上大学就是不合理的。
就如导致一个人成功的结果绝不单单只是因为大学学到的知识,而是成功者各方面素质的综合结果。
因此,我们对待娃的教育也绝不能把学校教育当成教育的全部。而应该以生活作为基准,以能够获得幸福生活为目的而教育孩子。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可以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带来谋生的手段,而关于如何去感受作为一个人的意义,如何去感受人活一世的美好,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去引导。
二、要有对生活的整体了解唯有通过认识自我而来,而认识自我,即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为整个生活是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
我觉得这个点和我们常说的认识自己,自我成长,身心灵成长的观念很像。外在世界是我们内在状态的一种投射。我们也只有通过了解自己的内在,通过我们内在的变化而获得外在生活的改变。而想要了解自己的内在,我们需要真正的静下心来多和自己对话,多去察觉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为了单纯的过生活而每天麻木的生活着。对待孩子,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爱,通过陪伴来了解他的真正感受,引导他们直到他们可以真正的独立。
基于以上两点,我知道婆婆暂时应该是无法理解,但我关于该如何自己教育和如何教育孩子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