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头看,我们会有这种感觉,即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简单粗糙,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他们在当时是把人类智慧调动到极致的产物,代表了人类智能发挥的最高度。
前面讲哲学课时,就提到古希腊狭义哲学是人类智能储备的极端调动,中国先秦时代也是如此。
中国先秦时代和古希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关心实际问题。古希腊哲人认为,凡是现实的可用的东西,都是匠人的学问,不值得他们关注。
中国古代也会发现这一点,比如孔子有一个弟子叫樊迟,曾经想向孔子学习种庄稼,这就是著名的樊迟请学稼。孔子给他说,我不懂务农。然后给他的评价是“樊须哉,小人也”。
我们现代人说孔子,“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其实表达的是当时中国的先贤对于普通民众的生存问题,基本的匠人式问题,同样不关注。他们关注的是更宏大的更根本的社会问题。
因此中国先秦时代,当时的智者,百家诸子,他们的思境也是非常高远的,只不过这两者跟古希腊比起来有重大区别。
(待续)
(本文编辑整理于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