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5.0.5 redis.conf 配置文件说明

一般配置

修改daemonize为yes,即默认以后台程序方式运行(跟使用&号强制后台运行是一个意思)

daemonize yes

修改默认监听端口(一般用默认的)

port 6379

修改生成默认日志文件位置

logfile "/home/logs/redis/redis.log"

配置持久化文件存放位置

dir /home/apps/redis/data

PID文件

pidfile /home/apps/redis/redis.pid

保护模式

protected-mode no

支持集群

cluster-enabled yes

Redis 配置详解.

请注意,为了读取配置文件,必须以文件路径作为第一个参数启动Redis:

./redis-server /path/to/redis.conf

内存大小单位

1k => 1000 bytes

1kb => 1024 bytes

1m => 1000000 bytes

1mb => 1024*1024 bytes

1g => 1000000000 bytes

1gb => 102410241024 bytes

单位不区分大小写,因此 1GB 1Gb 1gB 是一样的.

################################## INCLUDES ###################################

在此处包含一个或多个其他配置文件。如果您有一个标准模板可用于所有Redis服务器,但还需要自定义一些服务器设置。

“include”不会被来自admin或Redis Sentinel的命令“CONFIG REWRITE”重写。

由于Redis始终使用最后处理的行为作为配置指令的值,因此最好将include放在此文件的开头,以避免在运行时覆盖配置更改。

如果你要使用includes来覆盖配置选项,最好将include作为最后一行。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include /path/to/other.conf

################################## MODULES #####################################

启动时加载指定模块,如果服务器无法加载模块,它将中止。 这里可以使用多个loadmodule指令。

loadmodule /path/to/my_module.so

loadmodule /path/to/other_module.so

################################## NETWORK #####################################

默认情况下,如果未指定“bind”配置指令,则Redis将监听来自服务器上可用的所有端口的连接。

可以使用“bind”配置指令仅监听一个或多个指定的IP地址。

Examples:

bind 192.168.1.100 10.0.0.1

bind 127.0.0.1 ::1

~~~ WARNING ~~~ 如果运行Redis的计算机直接暴露于Internet,则绑定到所有接口是危险的,并且会将实例暴露给Internet上的每个人。

因此,默认情况下,我们不会注释以下绑定指令,这意味着Redis只能接受来自指定ip的客户端的连接

IF YOU ARE SURE YOU WANT YOUR INSTANCE TO LISTEN TO ALL THE INTERFACES

JUST COMMENT THE FOLLOWING LINE.

~~~~~~~~~~~~~~~~~~~~~~~~~~~~~~~~~~~~~~~~~~~~~~~~~~~~~~~~~~~~~~~~~~~~~~~~

bind 127.0.0.1

保护模式是一层安全保护,以避免在Internet上打开的Redis实例被访问和利用。

当保护模式打开的情况下,如果:

1) 服务器未使用“bind”指令显式绑定到一组地址。

2) 没有配置密码。

服务器仅接受来自IPv4和IPv6环回地址127.0.0.1和:: 1以及Unix域套接字的客户端的连接。

默认情况下保护模式是开启的。 只有在希望其他主机的客户端即使未配置任何身份验证,仍要连接到Redis时,应该禁用此选项并且不使用“bind”指令明确列出一组特定的接口。

protected-mode yes

接受指定端口上的连接,默认为6379

如果指定了端口0,则Redis不会侦听TCP套接字。

port 6379

TCP连接最大积压数

在大量客户端连接的情况下,应该提高该值,以免客户端连接慢。

但该值受系统内核参数的限制,包括 somaxconn 和 tcp_max_syn_backlog。

tcp-backlog 511

Unix socket.

指定将用于监听传入连接的Unix套接字的路径。 没有默认值,因此Redis在未指定时不会侦听unix套接字。

unixsocket /tmp/redis.sock

unixsocketperm 700

当连接的客户端连续空闲指定时间后,就断开该连接。指定值为0时禁用超时机制。

timeout 0

TCP keepalive.

周期性检测客户端是否可用

如果非零,则在没有通信的情况下使用SO_KEEPALIVE向客户端发送TCP ACK。

此选项的合理值为300秒

tcp-keepalive 300

################################# GENERAL #####################################

设定是否以守护进程启动服务(默认是no),守护进程会生成 PID 文件 /var/run/redis_6379.pid。

daemonize no

If you run Redis from upstart or systemd, Redis can interact with your

supervision tree. Options:

supervised no - no supervision interaction

supervised upstart - signal upstart by putting Redis into SIGSTOP mode

supervised systemd - signal systemd by writing READY=1 to $NOTIFY_SOCKET

supervised auto - detect upstart or systemd method based on

UPSTART_JOB or NOTIFY_SOCKET environment variables

Note: these supervision methods only signal "process is ready."

They do not enable continuous liveness pings back to your supervisor.

supervised no

启用守护进程模式时,会生成该文件。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指定日志级别

日志级别有以下选项:

debug (适用于开发/测试)

verbose (很少但很有用的信息)

notice (信息适中,推荐选项)

warning (只记录非常重要/关键的消息)

loglevel notice

指定保存日志的文件。请注意,如果您使用标准输出进行日志记录,守护进程情况下,日志将发送到/dev/null

logfile ""

要启用日志记录到系统记录器,只需将“syslog-enabled”设置为yes,并可选择更新其他syslog参数以满足您的需要。

syslog-enabled no

指定syslog标识。

syslog-ident redis

指定syslog工具。 必须是USER或LOCAL0-LOCAL7之间。

syslog-facility local0

设置数据库数量,默认为16. 默认数据库是 DB 0, 你可以使用 SELECT <dbid> 选择使用的数据库。

数据库编号在 0 到 'databases'-1

databases 16

启动日志中是否显示redis logo,默认是开启的

always-show-logo yes

################################ SNAPSHOTTING ################################

数据持久化:

save <seconds> <changes>

指定时间间隔后,如果数据变化达到指定次数,则导出生成快照文件

示例如下:

900 秒(15 分钟)内至少有1个key被修改

300 秒(5分钟)内至少有10个key被修改

60 秒(1分钟)内至少有10000个key被修改

如果指定 save "",则相当于清除前面指定的所有 save 设置

save ""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在启用快照的情况下(指定了有效的 save),如果遇到某次快照生成失败(比如目录无权限),

之后的数据修改就会被禁止。这有利于用户及早发现快照保存失败,以免更多的数据不能持久化而丢失的风险。

当快照恢复正常后,数据的修改会自动开启。

如果你有其他的持久化监控,你可以关闭本机制。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快照中字符串值是否压缩

rdbcompression yes

如果开启,校验和会被放在文件尾部。这将使快照数据更可靠,但会在快照生成与加载时降低大约 10% 的性能,追求高性能时可关闭该功能。

rdbchecksum yes

指定保存快照文件的名称

dbfilename dump.rdb

指定保存快照文件的目录,AOF(Append Only File) 文件也会生成到该目录

dir ./

################################# REPLICATION #################################

主从复制。 使用 replicaof 使Redis实例成为另一台Redis服务器的副本。

+------------------+ +---------------+

| Master | ---> | Replica |

| (receive writes) | | (exact copy) |

+------------------+ +---------------+

1) Redis复制是异步的,但是如果master与一定数量的副本无法连接,则可以将主服务器配置为停止接受写入。

2) 如果再较短时间内与副本失去了连接,当Redis副本与master重新连接时可以执行部分重新同步。因此就要求配置一个合理的 backlog 值。

3) 当副本节点重新连接到master时,重新同步复制时自动的,不需要用户干预。

replicaof <masterip> <masterport>

如果主服务器受密码保护(使用下面的“requirepass”配置指令),则可以在启动复制同步过程之前告知副本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否则主服务器将拒绝副本服务器请求。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当从库与主库连接中断,或者主从同步正在进行时,如果有客户端向从库读取数据:

- yes: 从库答复现有数据,可能是旧数据(初始从未修改的值则为空值)

- no: 从库报错“正在从主库同步”

replica-serve-stale-data yes

从库只允许读取

replica-read-only yes

无盘同步

-------------------------------------------------------

WARNING: DISKLESS REPLICATION IS EXPERIMENTAL CURRENTLY

-------------------------------------------------------

新连接(包括连接中断后重连)的从库不可采用增量同步,只能采用全量同步(RDB文件由主库传给从库),有两种传递方式:

- 磁盘形式:主库创建子进程,子进程写入磁盘 RDB 文件,再由父进程立即传给从库;

- 无磁盘形式:主库创建子进程,子进程把 RDB 文件直接写入从库的 SOCKET 连接。

repl-diskless-sync no

无盘同步传输间隔(秒)

repl-diskless-sync-delay 5

从库向主库PING的间隔(秒)

repl-ping-replica-period 10

以下选项设置复制超时:

1) 从副本的角度来看,在SYNC期间批量传输I / O.

2) 从副本(data,ping)的角度来看master超时。

3) 从主服务器的角度来看副本超时(REPLCONF ACK ping)。

确保此值大于为repl-ping-replica-period指定的值非常重要,否则每次主服务器和副本服务器之间的流量较低时都会检测到超时。

repl-timeout 60

在SYNC之后禁用副本套接字上的TCP_NODELAY?

如果选择“yes”,Redis将使用较少数量的TCP数据包和较少的带宽将数据发送到副本。 但这可能会增加数据在副本端出现的延迟,使用默认配置的Linux内核最多可达40毫秒。

如果选择“no”,则副本上显示的数据延迟将减少,但将使用更多带宽进行复制。

默认情况下,我们针对低延迟进行优化,但是在非常高的流量条件下,或者当主节点和副本很多时,将其设置为 yes 或许是较好的选择

repl-disable-tcp-nodelay no

设置复制积压大小(backlog)。 积压是一个缓冲区,当副本断开连接一段时间后会累积副本数据,因此当副本想要再次重新连接时,通常不需要完全重新同步,只需要部分重新同步就足够了

复制backlog越大,副本可以断开连接的时间越长。

repl-backlog-size 1mb

当master与副本节点断开时间超过指定时间后,将释放复制积压缓冲区(backlog)

如果设置为0,表示一直不释放复制积压缓冲区

repl-backlog-ttl 3600

副本优先级,哨兵模式下,如果主服务器不再正常工作,Redis Sentinel 将优先使用它来选择要升级为主服务器的副本。

值越低,优先级越高

优先级为0会将副本标记为无法担任master的角色,因此Redis Sentinel永远不会选择优先级为0的副本进行升级。

默认情况下,优先级为100。

replica-priority 100

如果可用连接的副本数少于N个,并且延迟小于或等于M秒,则master停止接受写入。

以秒为单位的延迟(必须<=指定值)是根据从副本接收的最后一次ping计算的,通常每秒发送一次。

例如,要求至少3个在线且滞后时间<= 10秒的副本:

min-replicas-to-write 3

min-replicas-max-lag 10

以上两个属性,任意一个设置为0,都会禁用该功能。

默认情况下,min-replicas-to-write设置为0(功能已禁用),min-replicas-max-lag设置为10。

当使用端口转发或网络地址转换(NAT)时,实际上可以通过不同的IP和端口对副本进行访问。

副本可以使用以下两个选项,向其主服务器报告一组特定的IP和端口。

如果只需要覆盖端口或IP地址,则无需使用这两个选项。

replica-announce-ip 5.5.5.5

replica-announce-port 1234

################################## SECURITY ###################################

设置redis访问密码

requirepass foobared

命令重命名.

对于一些敏感的命令,不希望任意客户端都可以执行,可以改掉默认的名字,新名字只告知特定的客户端来执行。

可以命令改名:rename-command CONFIG b840fc02d524045429941cc15f59e41cb7be6c52

可以禁用命令:rename-command CONFIG "",即新名称为空串。

需要注意的是,命令改名保存至 AOF 文件或传输至从库,可能导致问题。

rename-command CONFIG ""

################################### CLIENTS ####################################

同一时刻最多可以接纳的客户端数目(Redis 服务要占用其中的大约 32 个文件描述符)。

如果客户端连接数达到该上限,新来客户端将被告知“已达到最大客户端连接数”。

maxclients 10000

############################## MEMORY MANAGEMENT ################################

内存使用上限

当内存达到上限时,Redis 将使用指定的策略清除其他键值。

如果 Redis 无法清除(或者策略不允许清除键值),将对占用内存的命令报错,但对只读的命令正常服务。

maxmemory <bytes>

- volatile-lru: 针对到期的键值,采取 LRU 策略;

- volatile-lfu: 针对到期的键值,采取 LFU 策略;

- volatile-random: 针对到期的键值,采取随机策略;

- allkeys-lru: 针对所有键值,采取 LRU 策略;

- allkeys-lfu: 针对所有键值,采取 LFU 策略;

- allkeys-random: 针对所有键值,采取随机策略;

- volatile-ttl: 删除最近到期的key(次要TTL)

- noeviction: 不清除任何内容,只是在写入操作时报错。

LRU表示最近最少使用

LFU意味着最少使用

LRU,LFU和volatile-ttl都是使用近似随机算法实现的。

默认值是:noeviction

maxmemory-policy noeviction

清除键值时取样数量

LRU,LFU和最小TTL算法不是精确的算法,而是近似算法(为了节省内存),因此您可以调整它以获得速度或精度。

默认情况下,Redis将检查五个键并选择最近使用的键,您可以使用以下配置指令更改样本大小。

默认值为5会产生足够好的结果。 10:近似非常接近真实的LRU但成本更高的CPU。 3:更快但不是很准确。

maxmemory-samples 5

从Redis 5开始,默认情况下,副本将忽略其maxmemory设置(除非在故障转移后或手动将其提升为主设备)。

这意味着key的清除将由主服务器处理,当主服务器中的key清除时,将DEL命令发送到副本。

此行为可确保主服务器和副本服务器保持一致,但是如果您的副本服务器是可写的,或者您希望副本服务器具有不同的内存设置,

并且您确定对副本服务器执行的所有写操作都是幂等的, 然后你可以改变这个默认值(但一定要明白你在做什么)。

replica-ignore-maxmemory yes

############################# LAZY FREEING ####################################

lazy free 为惰性删除或延迟释放;

当删除键的时候,redis提供异步延时释放key内存的功能,

把key释放操作放在bio(Background I/O)单独的子线程处理中,

减少删除big key对redis主线程的阻塞。有效地避免删除big key带来的性能和可用性问题。

lazy free的使用分为2类:第一类是与DEL命令对应的主动删除,第二类是过期key删除。

针对redis内存使用达到maxmeory,并设置有淘汰策略时;在被动淘汰键时,是否采用lazy free机制;

lazyfree-lazy-eviction no

针对设置有TTL的键,达到过期后,被redis清理删除时是否采用lazy free机制;

lazyfree-lazy-expire no

针对有些指令在处理已存在的键时,会带有一个隐式的DEL键的操作。如rename命令,当目标键已存在,redis会先删除目标键,如果这些目标键是一个big key,那就会引入阻塞删除的性能问题

lazyfree-lazy-server-del no

针对slave进行全量数据同步,slave在加载master的RDB文件前,会运行flushall来清理自己的数据场景,

replica-lazy-flush no

############################## APPEND ONLY MODE ###############################

可以同时启用AOF和RDB持久性而不会出现问题。 如果在启动时检查到启用了AOF,Redis将优先加载AOF。

AOF 持久化机制默认是关闭的

appendonly no

AOF持久化文件名称默认为 appendonly.aof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fsync() 调用会告诉操作系统将缓冲区的数据同步到磁盘,可取三种值:always、everysec和no。

always:实时会极大消弱Redis的性能,因为这种模式下每次write后都会调用fsync。

no:write后不会有fsync调用,由操作系统自动调度刷磁盘,性能是最好的。

everysec:每秒调用一次fsync(默认)

appendfsync always

appendfsync everysec

appendfsync no

在AOF文件 rewrite期间,是否对aof新记录的append暂缓使用文件同步策略,主要考虑磁盘IO开支和请求阻塞时间。默认为no,表示"不暂缓",新的aof记录仍然会被立即同步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当AOF增长超过指定比例时,重写AOF文件,设置为0表示不自动重写AOF文件,重写是为了使aof体积保持最小,而确保保存最完整的数据。

这里表示增长一倍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触发aof rewrite的最小文件大小,这里表示,文件大小最小64mb才会触发重写机制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AOF文件可能在尾部是不完整的。那redis重启时load进内存的时候就有问题了。

如果选择的是yes,当截断的aof文件被导入的时候,会自动发布一个log给客户端然后load。如果是no,用户必须手动redis-check-aof修复AOF文件才可以。默认值为 yes。

aof-load-truncated yes

开启混合持久化

redis保证RDB转储跟AOF重写不会同时进行。

当redis启动时,即便RDB和AOF持久化同时启用且AOF,RDB文件都存在,则redis总是会先加载AOF文件,这是因为AOF文件被认为能够更好的保证数据一致性,

当加载AOF文件时,如果启用了混合持久化,那么redis将首先检查AOF文件的前缀,如果前缀字符是REDIS,那么该AOF文件就是混合格式的,redis服务器会先加载RDB部分,然后再加载AOF部分。

aof-use-rdb-preamble yes

################################ LUA SCRIPTING ###############################

Lua脚本执行超时时间

设置成0或者负值表示不限时

lua-time-limit 5000

################################ REDIS CLUSTER ###############################

开启集群功能,此redis实例作为集群的一个节点

cluster-enabled yes

集群配置文件

此配置文件不能人工编辑,它是集群节点自动维护的文件,主要用于记录集群中有哪些节点、他们的状态以及一些持久化参数等,方便在重启时恢复这些状态。通常是在收到请求之后这个文件就会被更新

cluster-config-file nodes-6379.conf

集群中的节点能够失联的最大时间,超过这个时间,该节点就会被认为故障。如果主节点超过这个时间还是不可达,则用它的从节点将启动故障迁移,升级成主节点

cluster-node-timeout 15000

如果设置成0,则无论从节点与主节点失联多久,从节点都会尝试升级成主节点。

如果设置成正数,则cluster-node-timeout*cluster-slave-validity-factor得到的时间,是从节点与主节点失联后,

此从节点数据有效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从节点不会启动故障迁移。

假设cluster-node-timeout=5,cluster-slave-validity-factor=10,则如果从节点跟主节点失联超过50秒,此从节点不能成为主节点。

注意,如果此参数配置为非0,将可能出现由于某主节点失联却没有从节点能顶上的情况,从而导致集群不能正常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等到原来的主节点重新回归到集群,集群才恢复运作。

cluster-replica-validity-factor 10

主节点需要的最小从节点数,只有达到这个数,主节点失败时,从节点才会进行迁移。

cluster-migration-barrier 1

在部分key所在的节点不可用时,如果此参数设置为"yes"(默认值), 则整个集群停止接受操作;

如果此参数设置为”no”,则集群依然为可达节点上的key提供读操作。

cluster-require-full-coverage yes

在主节点失效期间,从节点不允许对master失效转移

cluster-replica-no-failover no

########################## CLUSTER DOCKER/NAT support ########################

默认情况下,Redis会自动检测自己的IP和从配置中获取绑定的PORT,告诉客户端或者是其他节点。

而在Docker环境中,如果使用的不是host网络模式,在容器内部的IP和PORT都是隔离的,那么客户端和其他节点无法通过节点公布的IP和PORT建立连接。

如果开启以下配置,Redis节点会将配置中的这些IP和PORT告知客户端或其他节点。而这些IP和PORT是通过Docker转发到容器内的临时IP和PORT的。

Example:

cluster-announce-ip 10.1.1.5

cluster-announce-port 6379

cluster-announce-bus-port 6380

################################## SLOW LOG ###################################

执行时间大于slowlog-log-slower-than的才会定义成慢查询,才会被slow-log记录

这里的单位是微秒,默认是 10ms

slowlog-log-slower-than 10000

慢查询最大的条数,当slowlog超过设定的最大值后,会将最早的slowlog删除,是个FIFO队列

slowlog-max-len 128

################################ LATENCY MONITOR ##############################

Redis延迟监视子系统在运行时对不同的操作进行采样,以便收集可能导致延时的数据根源。

通过LATENCY命令,可以打印图表并获取报告。

系统仅记录在等于或大于 latency-monitor-threshold 指定的毫秒数的时间内执行的操作。 当其值设置为0时,将关闭延迟监视器。

默认情况下,延迟监视被禁用,因为如果您没有延迟问题,则通常不需要延迟监视,并且收集数据会对性能产生影响,虽然非常小。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命令“CONFIG SET latency-monitor-threshold <milliseconds>”在运行时轻松启用延迟监视。

latency-monitor-threshold 0

############################# EVENT NOTIFICATION ##############################

Redis可以向Pub / Sub客户端通知键空间发生的事件。

例如,如果启用了键空间事件通知,并且客户端对存储在数据库0中的键 foo 执行DEL操作,则将通过Pub / Sub发布两条消息:

PUBLISH keyspace@0:foo del

PUBLISH keyevent@0:del foo

以 keyspace 为前缀的频道被称为键空间通知(key-space notification), 而以 keyevent 为前缀的频道则被称为键事件通知(key-event notification)。

It is possible to select the events that Redis will notify among a set

of classes. Every class is identified by a single character:

K 键空间通知,所有通知以 keyspace@<db> 为前缀.

E 键事件通知,所有通知以 keyevent@<db> 为前缀

g DEL 、 EXPIRE 、 RENAME 等类型无关的通用命令的通知

$ 字符串命令的通知

l 列表命令的通知

s 集合命令的通知

h 哈希命令的通知

z 有序集合命令的通知

x 过期事件:每当有过期键被删除时发送

e 驱逐(evict)事件:每当有键因为 maxmemory 策略而被删除时发送

A 参数 g$lshzxe 的别名

输入的参数中至少要有一个 K 或者 E , 否则的话, 不管其余的参数是什么, 都不会有任何通知被分发。

如果只想订阅键空间中和列表相关的通知, 那么参数就应该设为 Kl。将参数设为字符串 "AKE" 表示发送所有类型的通知。

notify-keyspace-events ""

############################### ADVANCED CONFIG ###############################

hash类型的数据结构在编码上可以使用ziplist和hashtable。

ziplist的特点就是文件存储(以及内存存储)所需的空间较小,在内容较小时,性能和hashtable几乎一样。

因此redis对hash类型默认采取ziplist。如果hash中条目个数或者value长度达到阀值,内部编码将使用hashtable。

这个参数指的是ziplist中允许存储的最大条目个数,默认为512,建议为128

hash-max-ziplist-entries 512

ziplist中允许条目value值最大字节数,默认为64,建议为1024

hash-max-ziplist-value 64

当取正值的时候,表示按照数据项个数来限定每个quicklist节点上的ziplist长度。比如,当这个参数配置成5的时候,表示每个quicklist节点的ziplist最多包含5个数据项。

当取负值的时候,表示按照占用字节数来限定每个quicklist节点上的ziplist长度。这时,它只能取-1到-5这五个值

-5: max size: 64 Kb <-- not recommended for normal workloads

-4: max size: 32 Kb <-- not recommended

-3: max size: 16 Kb <-- probably not recommended

-2: max size: 8 Kb <-- good

-1: max size: 4 Kb <-- good

性能最高的选项通常为-2(8 Kb大小)或-1(4 Kb大小)。

list-max-ziplist-size -2

一个quicklist两端不被压缩的节点个数

参数list-compress-depth的取值含义如下:

0: 表示都不压缩。这是Redis的默认值

1: 表示quicklist两端各有1个节点不压缩,中间的节点压缩。

So: [head]->node->node->...->node->[tail]

[head], [tail] 不压缩; 内部节点将被压缩.

2: [head]->[next]->node->node->...->node->[prev]->[tail]

2:表示quicklist两端各有2个节点不压缩,中间的节点压缩

3: [head]->[next]->[next]->node->node->...->node->[prev]->[prev]->[tail]

3: 表示quicklist两端各有3个节点不压缩,中间的节点压缩。

etc.

list-compress-depth 0

数据量小于等于512用intset,大于512用set

set-max-intset-entries 512

数据量小于等于zset-max-ziplist-entries用ziplist,大于zset-max-ziplist-entries用zset

zset-max-ziplist-entries 128
zset-max-ziplist-value 64

value大小小于等于hll-sparse-max-bytes使用稀疏数据结构(sparse)

大于hll-sparse-max-bytes使用稠密的数据结构(dense),一个比16000大的value是几乎没用的,

建议的value大概为3000。如果对CPU要求不高,对空间要求较高的,建议设置到10000左右

hll-sparse-max-bytes 3000

Streams宏节点最大大小。流数据结构是基数编码内部多个项目的大节点树。使用此配置

可以配置单个节点的字节数,以及切换到新节点之前可能包含的最大项目数

追加新的流条目。如果以下任何设置设置为0,忽略限制,因此例如可以设置一个

大入口限制将max-bytes设置为0,将max-entries设置为所需的值

stream-node-max-bytes 4096
stream-node-max-entries 100

主动重新散列每100毫秒CPU时间使用1毫秒,以帮助重新散列主Redis散列表(将顶级键映射到值)。

Redis使用的散列表实现(请参阅dict.c)执行延迟重新散列:您在重新散列的散列表中运行的操作越多,执行的重复“步骤”就越多,

因此如果服务器处于空闲状态,则重新散列将永远不会完成 哈希表使用了一些内存。

activerehashing yes

对客户端输出缓冲进行限制可以强迫那些不从服务器读取数据的客户端断开连接,用来强制关闭传输缓慢的客户端。

对于normal client,第一个0表示取消hard limit,第二个0和第三个0表示取消soft limit,normal client默认取消限制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normal 0 0 0

对于slave client和MONITER client,如果client-output-buffer一旦超过256mb,又或者超过64mb持续60秒,那么服务器就会立即断开客户端连接。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replica 256mb 64mb 60

对于pubsub client,如果client-output-buffer一旦超过32mb,又或者超过8mb持续60秒,那么服务器就会立即断开客户端连接。

client-output-buffer-limit pubsub 32mb 8mb 60

客户端查询缓冲区累积新命令。 默认情况下,它被限制为固定数量,以避免协议失步(例如由于客户端中的错误)将导致查询缓冲区中的未绑定内存使用。

但是,如果您有非常特殊的需求,可以在此配置它,例如我们巨大执行请求。

client-query-buffer-limit 1gb

在Redis协议中,批量请求(即表示单个字符串的元素)通常限制为512 MB。 但是,您可以在此更改此限制。

proto-max-bulk-len 512mb

Redis调用内部函数来执行许多后台任务,例如在超时时关闭客户端的连接,清除从未请求过期的过期密钥等等。

并非所有任务都以相同的频率执行,但Redis会根据指定的“hz”值检查要执行的任务。

默认情况下,hz设置为10.提高值时,在Redis处于空闲状态下,将使用更多CPU

但同时,当有很多键同时到期时,Redis会响应更快,并且可以更精确地处理超时。

范围介于1到500之间,但超过100的值通常不是一个好主意。 大多数用户应使用默认值10,除非仅在需要非常低延迟的环境中将此值提高到100。

hz 10

通常,推荐使HZ的值与连接的客户端数量成比例。这有助于避免为每个后台任务调用处理太多客户端,以避免延迟峰值。

默认情况下默认的HZ值为10。Redis 提供并启用自适应HZ值的功能,当有很多连接的客户端时,该值会临时增加。

启用动态HZ时,实际配置的HZ将用作基线,但是一旦连接了更多客户端,将根据实际需要使用配置的HZ值的倍数。

通过这种方式,空闲实例将使用非常少的CPU时间,而繁忙的实例将更具响应性。

dynamic-hz yes

当一个子进程重写AOF文件时,如果启用下面的选项,则文件每生成32M数据会被同步。

aof-rewrite-incremental-fsync yes

当redis保存RDB文件时,如果启用了以下选项,则每生成32 MB数据将对文件进行fsync。 这对于以递增方式将文件提交到磁盘并避免大延迟峰值非常有用。

rdb-save-incremental-fsync yes

可以调整Redis LFU(参见maxmemory设置)。 但是,最好使用默认设置,仅在调查如何改进性能以及LFU如何随时间变化后更改它们,这可以通过OBJECT FREQ命令进行检查。

Redis LFU实现中有两个可调参数:计数器对数因子和计数器衰减时间。 在更改它们之前,了解这两个参数的含义非常重要。

LFU计数器每个键只有8位,它的最大值是255,因此Redis使用具有对数行为的概率增量。 给定旧计数器的值,当访问密钥时,计数器以这种方式递增:

1. A random number R between 0 and 1 is extracted.

2. A probability P is calculated as 1/(old_value*lfu_log_factor+1).

3. The counter is incremented only if R < P.

The default lfu-log-factor is 10. This is a table of how the frequency

counter changes with a different number of accesses with different

logarithmic factors:

+--------+------------+------------+------------+------------+------------+

| factor | 100 hits | 1000 hits | 100K hits | 1M hits | 10M hits |

+--------+------------+------------+------------+------------+------------+

| 0 | 104 | 255 | 255 | 255 | 255 |

+--------+------------+------------+------------+------------+------------+

| 1 | 18 | 49 | 255 | 255 | 255 |

+--------+------------+------------+------------+------------+------------+

| 10 | 10 | 18 | 142 | 255 | 255 |

+--------+------------+------------+------------+------------+------------+

| 100 | 8 | 11 | 49 | 143 | 255 |

+--------+------------+------------+------------+------------+------------+

NOTE: The above table was obtained by running the following commands:

redis-benchmark -n 1000000 incr foo

redis-cli object freq foo

NOTE 2: The counter initial value is 5 in order to give new objects a chance

to accumulate hits.

The counter decay time is the time, in minutes, that must elapse in order

for the key counter to be divided by two (or decremented if it has a value

less <= 10).

The default value for the lfu-decay-time is 1. A Special value of 0 means to

decay the counter every time it happens to be scanned.

lfu-log-factor 10

lfu-decay-time 1

########################### ACTIVE DEFRAGMENTATION #######################

WARNING THIS FEATURE IS EXPERIMENTAL. However it was stress tested

even in production and manually tested by multiple engineers for some

time.

What is active defragmentation?

-------------------------------

Active (online) defragmentation allows a Redis server to compact the

spaces left between small allocations and deallocations of data in memory,

thus allowing to reclaim back memory.

Fragmentation is a natural process that happens with every allocator (but

less so with Jemalloc, fortunately) and certain workloads. Normally a server

restart is needed in order to lower the fragmentation, or at least to flush

away all the data and create it again. However thanks to this feature

implemented by Oran Agra for Redis 4.0 this process can happen at runtime

in an "hot" way, while the server is running.

Basically when the fragmentation is over a certain level (see the

configuration options below) Redis will start to create new copies of the

values in contiguous memory regions by exploiting certain specific Jemalloc

featur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f an allocation is causing fragmentation

and to allocate it in a better place), and at the same time, will release the

old copies of the data. This process, repeated incrementally for all the keys

will cause the fragmentation to drop back to normal values.

Important things to understand:

1. This feature is disabled by default, and only works if you compiled Redis

to use the copy of Jemalloc we ship with the source code of Redis.

This is the default with Linux builds.

2. You never need to enable this feature if you don't have fragmentation

issues.

3. Once you experience fragmentation, you can enable this feature when

needed with the command "CONFIG SET activedefrag yes".

Th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are able to fine tune the behavior of the

defragmentation process. If you are not sure about what they mean it is

a good idea to leave the defaults untouched.

启用主动碎片整理

activedefrag yes

启动活动碎片整理的最小碎片浪费量

active-defrag-ignore-bytes 100mb

启动碎片整理的最小碎片百分比

active-defrag-threshold-lower 10

使用最大消耗时的最大碎片百分比

active-defrag-threshold-upper 100

在CPU百分比中进行碎片整理的最小消耗

active-defrag-cycle-min 5

在CPU百分比达到最大值时,进行碎片整理

active-defrag-cycle-max 75

从set / hash / zset / list 扫描的最大字段数

active-defrag-max-scan-fields 100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