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懂我,比这更悲伤的是,你觉得懂你的,其实也并非懂你。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故事,在看书的时候,故事犹如一个个画面展开在我眼前,让人猝不及防的情节,极具画面感的文字,富有美学的景色描写,都吸引我快速的看完了这本24万字的长篇小说。
在阅读时,心有时候像被砸着一块石头无法跳动,沉闷的色彩不断的在添加。虽有不少 “岁月静好”,但在悲剧面前,一切都成了铺垫。
世界上最孤独的莫过于没人懂你,或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不被理解,无法选择,无人倾诉,有苦难言……
这本书描绘的就是处在同一环境,不同背景人的孤独处境。作者通过环环相扣的故事极力渲染孤独这一“杀手”角色——最深切的爱都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
此书由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正式发表于1940年,麦卡勒斯属于美国所谓的“南方”地区,当时战乱结束,但被边缘化的她们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20岁时她就开始酝酿这本书,直到3年后写成。她用5个孤独人物串联成一个长故事。
男一号:哑巴辛格
——痛失10年“挚爱”,活着毫无意义
除了和他生活过的那10年,其它的一切都仿佛是不真实的。
这是安东尼住进疯人院后,辛格内心的真实样子。
安东尼和辛格都是哑巴,他们在一起生活了10年之久,在这期间,他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相依为命。他们一起上班、睡觉、吃饭、下班、散步,每天就是过着这样安静祥和的生活。
在告别前,瘦哑巴辛格总是把手放在朋友的胳膊上,凝视他的脸一秒钟。
这是他们的上班日常,辛格很优秀,他会打单手语、双手语,还能读懂唇语,而书中对于安东尼的描写就是爱微笑。
和安东尼在一起的辛格是有生气的,他的世界因他在璀璨富有光芒。
但安东尼的精神病发作打破了一切,他开始变得暴怒、挑剔,还做一些败坏道德的事,如偷东西、街上尿尿,辛格在背后默默的照顾他,替他收拾残局,替他付钱,可无论他怎样和安东尼交流,他都表现的无动于衷。
最后安东尼的亲戚只好把他送到二百英里外的疯人院,虽然辛格极力阻止但无法改变,就这样,辛格不得不开始过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安东尼的日子,他就犹如行尸走肉。
半睡半醒中,朋友就在他眼前,那么真切,醒来后,内心是一种孤独的剧痛。
安东尼不在了,辛格就停止了用手语,也就停止了说话。
在这之后,辛格也结识了4个“朋友”,她们时不时的爬上楼梯,进入辛格的房间,和他倾诉,但这都没法改变他内心的那份孤独感,他仍旧怀念安东尼。
不惧两千英里(相当于3000公里)去看望安东尼,成了他生命中唯一重要,唯一能让他继续生存下去的事。
也就在他第三次去看望安东尼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时,他用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这之前有个镜头让我心怀喜悦,以为辛格会从中受到启发不再孤独,可命运就是爱捉弄人。
就在他离开疯人院时,他在车站看到3个哑巴兄弟,他上前交流,可开口的第一句却是:你们认识安东尼吗?当他们好奇的说不认识后,他就没再说过话了。
虽然小镇上的人都给予辛格高度评价,可以说,他是一个受人爱戴的白人绅士,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想请教他,他神秘友好,他知道倾听,他就像神一样懂得每个人的内心,但这些都不能让辛格释怀,在他心中,安东尼就是一切,那个真正唯一能够懂他的人。
或许内心孤独的人,永远都无法打开心结。
写到这里我要分享一段让我泪目的场景,这是辛格第二次去看望安东尼,在探望时间即将结束时,安东尼的内心描写。
男二号:咖啡馆老板比夫
生理上的缺陷,让他极度同情“同类人”
如果残障人士到店里吃东西,他肯定会请他喝一杯啤酒。这就是比夫。
他就像一个躲在咖啡店收银台后面的“观察家”,他对人充满奇心,每个客人都可能成为他琢磨的对象。他思考他们背后隐藏着的人生,并想要通过和他们的交谈、相处知道更多。
可能一个极其想要他人理解的人,也会极力想要了解别人。这是一种内心的投射。
他对有故事的人深表同情到什么地步?有个叫杰克的醉鬼在他店里赊了一年的账,而他并没有想过要他还过。
他的做法受到了他老婆的蔑视,和一个完全不认同自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痛苦的,直到他老婆去世,他才得到了心灵上的释放。
内心孤独、渴望被理解的人才更适合当一个心灵观察师,因为他懂得孤独人士想要被人理解的那种迫切感。
他觉得辛格是有故事的,但他一直琢磨不透他,因为辛格太隐秘了,他不会说话,他也不想和任何除安东尼以外的人表露内心。于是他也成了辛格房间的常客,他试着去理解、发现辛格。
男三号:杰克
无处宣泄的政治抱负,灵魂便无处安放
杰克的出场是让人讨厌的,一个污浊的酒鬼,说着不着边际的话,容易和人起冲突。
就是这样一个人,辛格却在他醉酒打架后收留回家,于是杰克就和他成为了朋友。
我想,辛格不介意他,是出于善良,也是出于对同类孤独人士的同情吧。
杰克作为当时长期受到压迫的南方人,有政治抱负,却无从施展,每天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
辛格是这个小镇,他唯一的朋友,是他内心秘密倾泻而不被反驳的唯一出口。
为什么说是不被反驳?因为他曾和科普兰进行过交流,她们有相同的抱负,但唯一的一次交流,也以争吵而告终。
他孤独狂妄,以他能力可以找到一份比在游乐场更好的工作,但他觉得无法施展政治抱负,怎样都是苟且在活。
他居无定所,似乎没想过要安定,他好像失去了灵魂,一直在寻找着生的希望。
女一号:米克
我要成为音乐家,可梦却被现实彻底打败
这是书中出现的比较明显的女主角,她是一个14岁的青春少女,她爱好音乐和绘画,梦想成为音乐家,为了听音乐,她跑到富人区“欣赏、学习”收音机里放出来的音乐,她甚至还自己构思做吉他。
她极力的在呵护自己的梦,不允许任何人去打破她,她将自己写的曲谱放在床底下的箱子里,每当有人在床底找东西时,她都会发出“若你敢动我的东西,我就杀了你”的呐喊。
除了她,家里还有5个孩子,分别是她的2个姐姐,一个哥哥,1个妹妹,1个弟弟。她家有一栋楼,辛格就是她们家其中一个房客。她是个很顾家的懂事孩子,经常带着弟弟妹妹在街上逛。
就在她美好的追梦年纪,由于弟弟的误伤让家庭变得负重不堪,年少的她也不得已强出头来工作,提前过上复杂的成人生活。
米克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比夫店里,点了一个冰淇淋和一杯啤酒。
她不想长大却变扭乖巧的接受了工作,这意味着她梦想的结束。
除了梦想,她一直仰慕着辛格,她喜欢跟踪辛格,她喜欢找他讨论梦想,辛格也为她买了一个收音机,这是多么美好的友谊。
而现实加上辛格的死,让她的梦想彻底幻灭,尽管过去如此痴迷。
男四号:科普兰医生
为黑人崛起在所不辞却不得志
在很多电影中,都有这样一个为民族崛起而牺牲自我的角色,科普兰就是这样一个人。
你的父亲是医生?黑人怎么可能是医生呢?
在科普兰女儿跟米克介绍自己父亲身份时,米克发出这样的疑问。
是的,科普兰不惧社会的眼光,不顾家人的反对,一心想要成为医生,他的夫人觉得他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带着3个孩子离开了他,即使孩子都长大了,但见面的次数很少,甚至一见面就是会发生争吵和冲突。
家人不懂,不懂他的激进,不懂他的抱负,不懂他想要成为医生只是他想要改变现状的其中一环。他成为医生,他受到爱戴,他取得信任,他才有说话的权利。
他想要唤醒黑人同胞,让他们理解自己所处的困境是错误的,是受压迫的,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站出来为争取权利而战。
可个人的力量总是微弱的,更何况是在那个“黑人不允许被服务”的社会。
就因为他是黑人,得了肺结核,而没有医院肯为他医治疗,就因为他们生活在底层,以至于儿子入狱被砍断了双腿而无法伸冤,连最基本生存的权利都受到威胁,想要争取权利的远大抱负要有多难才能够实现?
对此,他愤怒,但无力。
他的这种“无声抱负”和杰克是相似的,他们心怀抱负却不知所向,这让他们活得很累,很孤独。
当你内心充满激情,当你好不容易发出信号,却没人回应时,内心的孤独感就像石头投入水里一样泛起涟漪,而一会儿又恢复了平静,就像没事发生一样。
辛格、比夫、杰克、米克、科普兰各有各的孤独,安东尼是辛格唯一化解孤独的人,而辛格又恰好是比夫、杰克、米克、科普兰宣泄孤独再合适不过的窗口。
在辛格给安东尼的信中,他这样写道:
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那四个人吗?他们上楼,来到我的房间,跟我说话,直到我搞不懂一个人如此频繁地张嘴闭嘴,怎么不觉得累呢?他们心里的话让她们不得安宁,他们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只是吃饭、睡觉、喝酒、或友好的陪伴,这就是他们总是那么忙的原因。
直到安东尼去世,辛格自杀,故事就结束了。
生活仍将继续,孤独也一样。
写在最后:
我想人类是孤独的,孤独就像一把剑刺痛着我们的内心。
如何化解这种连最深切的爱都无法改变的孤独感呢?
——那就是去接受它,并且学会享受孤独。
因为若没有真正体会过孤独,就不能够深切去体会幸福的涵义。而当你不再强求别人去完全懂你时,孤独感也将会缩小到角落。
别忘记了,我们孤独行走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身边有亲人,爱人,朋友,还有很多人,只要你打开自己的心扉,让光照进来,心才不会成为孤独的猎手。
同时也是希望在打开自己内心的同时,也能够多关心身边的人,去倾听他们的内心。
当你感到不被理解孤独感倍增时,不妨说一句话来安慰自己:彪悍的人生,无需被理解!